题目
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 )A. 静息电位变小;B. 除极相不出现;C. 超射不出现;D. 复极相延缓;E. 后电位消失;
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 )
A. 静息电位变小;
B. 除极相不出现;
C. 超射不出现;
D. 复极相延缓;
E. 后电位消失;
题目解答
答案
B. 除极相不出现;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及河豚毒的作用原理。
解题核心:明确河豚毒特异性阻断钠离子通道,导致除极相无法发生。
关键点:
- 动作电位的除极相由钠离子内流引发,若钠通道被阻断,则无法触发除极相。
- 静息电位、复极相及后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相关,而河豚毒不直接影响钾通道,因此这些阶段不受影响。
动作电位的产生分为以下阶段:
- 静息电位:由钾离子外流维持,与钠离子无关。
- 除极相:钠离子通道开放,钠内流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后触发动作电位。
- 复极相:钠通道关闭,钾离子外流使膜电位恢复至静息水平。
- 后电位:复极相后短暂的电位波动。
河豚毒的作用:
- 选择性阻断钠离子通道,阻止钠离子内流。
- 直接影响除极相:若钠通道无法开放,除极相无法触发,动作电位的上升阶段消失。
- 其他阶段不受影响:静息电位、复极相及后电位仍可通过钾离子通道调节。
选项分析:
- A. 静息电位变小:错误。静息电位由钾外流维持,河豚毒不影响钾通道。
- B. 除极相不出现:正确。钠通道被阻断,无法引发除极相。
- C. 超射不出现:错误。超射是除极相的延续,若除极相不出现,超射自然消失,但选项B更直接。
- D. 复极相延缓:错误。复极相由钾外流驱动,与钠通道无关。
- E. 后电位消失:错误。后电位与钾离子流动有关,河豚毒不影响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