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的重要意义答①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②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③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④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第5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的无氧酵解: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 二、填空和问答1.糖在体内分解代谢的途径有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3.在调解血糖浓度的激素中,升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降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4.糖酵解途径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糖有氧氧化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5.体内产生5-磷酸核糖的途径是________6.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是________。7.在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途径为________。8.一分子乙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________脱氢,________脱羧,直接产生________________ATP,总共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在正常休息状态时大部分血糖消耗于 ________10.1分子G在糖酵解及有氧氧化时分别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________12.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________三、简答题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去路:①在各组织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在肝脏、肌肉等组织进行糖原合成;③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氨基糖和糖醛酸等;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⑤血糖浓度过高时,由尿液排出。2.糖的有氧氧化阶段分为几个阶段?发生的部位和意义?答: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情况下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胞液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在线粒体进行;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进行。糖的有氧氧化生理意义:①氧化供能②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和蛋白质在体内代谢都最终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成水、CO2和产生能量。③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3.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途径生理意义: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②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如成熟的红细胞、代谢活跃的神经细胞和白细胞等。磷酸戊糖途径不是供能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一些原料。①提供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②提供NADPH+H+a.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如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生物合成时都需NADPH+H+。b.NADPH+H+是加单氧酶体系的辅酶之一,参与体内羟化反应。c.NADPH+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NADPH使氧化型谷胱甘肽变为GSH,对维持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起重要作用。第六章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指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生成水的过程中伴随有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方式。在机体能量代谢中,ATP是体内主要供能的高能化合物。二、填空题1.写出NADH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线粒体内重要的呼吸链有两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体内最主要的呼吸链。3.呼吸链存在于细胞的部位是________。4. 1molNADH+H+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为________________mol。5. 1molFADH2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为________mol。 6.人体内生成ATP的途径有两条: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主要途径是________。 7.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8.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________。10. NADH和NADPH中含有共同的维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 11.体内CO2的产生方式是________。12.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13. CN-,CO对呼吸链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脱去羧基的同时伴有脱氢称为________只脱去羧基的________第七章 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ree fatty acid, 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的动员。 2.血脂:血液中的脂类,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的脂肪酸。 二、填空题 1.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携带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载体是________。3.脂酰CoAβ-氧化的细胞定位是________,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终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4.胆固醇可以在体内合成,合成的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___,但胆固醇不能氧化分解,它可以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是________。6.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的物质有________8.合成酮体过程的限速酶为________________9.脂肪酸活化的关键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3.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发胖? 答:糖进入机体,满足机体氧化供能及磷酸戊糖分解途径、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已达饱和,则过多的糖(多余的糖)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生成3-磷酸甘油,葡萄糖分解成乙酰CoA,以乙酰CoA等为原料合成脂肪酸,以3-磷酸甘油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脂肪储存起来(能量的储存比糖原更稳定),所以吃得糖过多就会逐渐变胖。
Km的重要意义
答①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
②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③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④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第5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1.糖的无氧酵解: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 二、填空和问答1.糖在体内分解代谢的途径有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3.在调解血糖浓度的激素中,升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降血糖的激素有________。4.糖酵解途径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糖有氧氧化的酶类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5.体内产生5-磷酸核糖的途径是________6.进行糖异生的器官是________。7.在饥饿时,维持血糖浓度恒定的途径为________。8.一分子乙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有________脱氢,________脱羧,直接产生________________ATP,总共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人在正常休息状态时大部分血糖消耗于 ________10.1分子G在糖酵解及有氧氧化时分别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________12.合成糖原时,葡萄糖基的直接供体是________三、简答题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糖原分解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③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及生糖氨基酸通过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在长期饥饿时作为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去路:①在各组织中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在肝脏、肌肉等组织进行糖原合成;③转变为其他糖及其衍生物,如核糖、氨基糖和糖醛酸等;④转变为非糖物质,如脂肪、非必需氨基酸等;⑤血糖浓度过高时,由尿液排出。2.糖的有氧氧化阶段分为几个阶段?发生的部位和意义?答:指葡萄糖在有氧的情况下彻底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及能量的过程。这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胞液中进行;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在线粒体进行;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进行。糖的有氧氧化生理意义:①氧化供能②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糖、脂和蛋白质在体内代谢都最终生成乙酰辅酶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成水、CO2和产生能量。③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3.糖酵解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当机体处于相对缺氧情况(如剧烈运动)时,葡萄糖或糖原分解生成乳酸,并产生能量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酵解。糖酵解途径生理意义: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在缺氧时迅速提供能量②正常情况下为一些细胞提供部分能量,如成熟的红细胞、代谢活跃的神经细胞和白细胞等。磷酸戊糖途径不是供能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一些原料。①提供5-磷酸核糖为核苷酸、核酸的合成提供原料。②提供NADPH+H+a.NADPH+H+作为供氢体,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如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生物合成时都需NADPH+H+。b.NADPH+H+是加单氧酶体系的辅酶之一,参与体内羟化反应。c.NADPH+H+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NADPH使氧化型谷胱甘肽变为GSH,对维持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正常含量起重要作用。第六章 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主要指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2.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生成水的过程中伴随有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方式。在机体能量代谢中,ATP是体内主要供能的高能化合物。二、填空题1.写出NADH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线粒体内重要的呼吸链有两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体内最主要的呼吸链。3.呼吸链存在于细胞的部位是________。4. 1molNADH+H+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为________________mol。5. 1molFADH2在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时产生的ATP为________mol。 6.人体内生成ATP的途径有两条: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主要途径是________。 7.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8.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________。10. NADH和NADPH中含有共同的维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 11.体内CO2的产生方式是________。12.体内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13. CN-,CO对呼吸链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脱去羧基的同时伴有脱氢称为________只脱去羧基的________第七章 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ree fatty acid, 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的动员。 2.血脂:血液中的脂类,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的脂肪酸。 二、填空题 1.血浆脂蛋白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2.携带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载体是________。3.脂酰CoAβ-氧化的细胞定位是________,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终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4.胆固醇可以在体内合成,合成的限速酶是________________,但胆固醇不能氧化分解,它可以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的主要脂蛋白是________。6.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的物质有________8.合成酮体过程的限速酶为________________9.脂肪酸活化的关键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问答题3.为什么摄入糖量过多容易发胖? 答:糖进入机体,满足机体氧化供能及磷酸戊糖分解途径、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已达饱和,则过多的糖(多余的糖)分解成磷酸二羟丙酮,再生成3-磷酸甘油,葡萄糖分解成乙酰CoA,以乙酰CoA等为原料合成脂肪酸,以3-磷酸甘油和脂肪酸为原料合成脂肪储存起来(能量的储存比糖原更稳定),所以吃得糖过多就会逐渐变胖。
题目解答
答案
糖无氧氧化 糖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 甘油、乳酸、丙酮酸、生糖氨基酸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 胰岛素 细胞液 胞液和线粒体。 磷酸戊糖途径。 肝脏为主,其次是肾脏 糖异生 四次 两次 1 分子 12 分子的 ATP. 脑。 3 分子 ATP 和 38 分子 ATP 为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UDPG 复合体Ⅰ 辅酶 Q 复合体Ⅱ 细胞色素 c 复合体Ⅳ NADH 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NADH 氧化呼吸链 线粒体内膜 3 2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特异性抑制细胞色素 aa3 对电子的传递 甲状腺素 维生素 PP 有机酸脱羧 ATP 磷酸肌酸 特异性抑制细胞色素 aa3 对电子的传递 氧化脱羧, 称为单纯脱羧。 载脂蛋白、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肉碱 线粒体 脱氢 加水 再脱氢 硫解 乙酰 CoA HMGCoA 还原酶 胆汁酸 类固醇激素 7- 脱氢胆固醇 / 维生素 D3 低密度脂蛋白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胆固醇、酮体、脂肪酸。 HMGCoA 合成酶 脂酰 CoA 合成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