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最好调节到()。A..=8B..>10C..<3D..≤5E..≥9
若用重金属沉淀pI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pH值最好调节到()。
A..=8
B..>10
C..<3
D..≤5
E..≥9
A..=8
B..>10
C..<3
D..≤5
E..≥9
题目解答
答案
E
解析
步骤 1:理解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
蛋白质的等电点(pI)是指蛋白质在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当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的pI时,蛋白质分子不带电荷,因此不会被电场移动,也不易被沉淀。
步骤 2:分析重金属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重金属离子(如Cu²⁺、Hg²⁺等)可以与蛋白质分子中的巯基(-SH)或羧基(-COOH)等基团形成不溶性的盐,从而导致蛋白质沉淀。这种沉淀作用通常在蛋白质带电荷时更有效。
步骤 3:确定最佳pH值
为了使蛋白质带电荷,溶液的pH值应该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对于pI为8的蛋白质,当溶液的pH值大于8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当溶液的pH值小于8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因此,为了使蛋白质带电荷,溶液的pH值应该调节到大于8或小于8。
步骤 4:选择最佳选项
根据题目选项,只有选项E(≥9)符合上述条件,即溶液的pH值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带负电荷,从而更容易被重金属离子沉淀。
蛋白质的等电点(pI)是指蛋白质在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当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的pI时,蛋白质分子不带电荷,因此不会被电场移动,也不易被沉淀。
步骤 2:分析重金属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重金属离子(如Cu²⁺、Hg²⁺等)可以与蛋白质分子中的巯基(-SH)或羧基(-COOH)等基团形成不溶性的盐,从而导致蛋白质沉淀。这种沉淀作用通常在蛋白质带电荷时更有效。
步骤 3:确定最佳pH值
为了使蛋白质带电荷,溶液的pH值应该远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对于pI为8的蛋白质,当溶液的pH值大于8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当溶液的pH值小于8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因此,为了使蛋白质带电荷,溶液的pH值应该调节到大于8或小于8。
步骤 4:选择最佳选项
根据题目选项,只有选项E(≥9)符合上述条件,即溶液的pH值大于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带负电荷,从而更容易被重金属离子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