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表示测量结果时,数据的位数写得越多越精确A. 正确B. 错误
表示测量结果时,数据的位数写得越多越精确
- A. 正确
- B.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测量结果记录中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判断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解题核心思路:
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由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和有效数字的记录规则共同决定。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而非位数越多越精确。若超出测量工具的精度范围,额外的位数属于虚假精度,不具有实际意义。
破题关键点:
- 明确有效数字的定义: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开始,到末尾的数字为止,包含所有精确值和一位估计值。
- 理解“位数多”可能带来的虚假精度问题,例如将3.0米错误记录为3.000米,但实际测量精度不足。
错误原因分析:
题目认为“数据的位数写得越多越精确”,混淆了“数字位数”与“有效数字”的区别。
- 有效数字的本质:有效数字的位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但必须基于测量工具的实际精度。例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应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估计值)。
- 虚假精度的陷阱:若超出工具精度强行添加位数(如将3.0米写成3.000米),这些额外数字并非真实测量结果,反而掩盖了实际误差范围。
- 正确记录原则:测量结果应包含所有精确值和一位估计值,多余的位数无意义。
结论:题目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