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已知透镜前表面屈光力+4.00DS,后表面屈光力-6.00DS,放在空气中,则可以制成下列哪种透镜形式A. 双凸球面透镜B. 新月形凸球面透镜C. 双凹球面透镜D. 新月形凹球面透镜
已知透镜前表面屈光力+4.00DS,后表面屈光力-6.00DS,放在空气中,则可以制成下列哪种透镜形式
A. 双凸球面透镜
B. 新月形凸球面透镜
C. 双凹球面透镜
D. 新月形凹球面透镜
题目解答
答案
D. 新月形凹球面透镜
解析
步骤 1:确定透镜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屈光力
透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DS,表示前表面是凸面,对光线有汇聚作用。透镜后表面屈光力为-6.00DS,表示后表面是凹面,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步骤 2:分析透镜的总体屈光力
透镜的总体屈光力是前表面和后表面屈光力的代数和。计算如下:
总体屈光力 = 前表面屈光力 + 后表面屈光力 = +4.00DS + (-6.00DS) = -2.00DS
总体屈光力为负值,表示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透镜是凹透镜。
步骤 3:确定透镜的形状
由于前表面是凸面,后表面是凹面,且总体屈光力为负值,因此透镜是新月形凹球面透镜。
透镜前表面屈光力为+4.00DS,表示前表面是凸面,对光线有汇聚作用。透镜后表面屈光力为-6.00DS,表示后表面是凹面,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步骤 2:分析透镜的总体屈光力
透镜的总体屈光力是前表面和后表面屈光力的代数和。计算如下:
总体屈光力 = 前表面屈光力 + 后表面屈光力 = +4.00DS + (-6.00DS) = -2.00DS
总体屈光力为负值,表示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透镜是凹透镜。
步骤 3:确定透镜的形状
由于前表面是凸面,后表面是凹面,且总体屈光力为负值,因此透镜是新月形凹球面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