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等方面。 A. 中非关系B. 美欧关系C. 俄乌战争D. 中美关系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不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A 对B 错
题型说明: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35.(2.0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配置资源。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有两种手段:一个是市场,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另一个是政府,被称为“看不见的手”。A 对B 错
... 1.0分)中国在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关键材 料上的自给率2020年达到了40%,预计2025年将达 到( )左右。 A. 70%B. 80%C. 90%D. 100%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哪项(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 引进西方现代技术C. 恢复私人小企业D. 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可以由外资经营
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内企业利润空间B. 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C. 更好地实现内外经济循环的联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D. 加速产业升级,推动国内企业全面走向世界
(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A. 科技B. 开放C. 创新D. 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政府应完全退出市场C. 政府应更好地发挥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D. 政府应主导资源配置E. 政府和市场应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会()。 A. 不变B. 增加C. 减小D. 不确定
热门问题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稳中求进B. 进中求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宏观调控不同B. 资源配置不同C. 所有制基础不同D. 市场机制不同
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 A. 17B. 18C. 20D. 16
36. (2.0分)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是要忽视或淘汰传统产业。( )A 对B 错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围棋游戏B. 其他选项都不对C. 囚徒困境博弈D. 德州扑克游戏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 ( )。 A.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B. 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C. 处理好中国和外国的关系D.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8.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涉及房地产内容方面,会议不仅重申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的“稳住楼市股市”提法,还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列举措中属于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是()。 A.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B.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C.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D. 强化金融领域法治建设,聚焦金融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快推进金融立法进程
2025年宏观政策的显著变化不仅在力度上,也在方向上。过去很多年,我们提到宏观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振投资、如何服务供给、如何建设项目,但2025年宏观政策着力点更侧重于民生、消费和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A 对B 错
()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A.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B. 为各类经济主体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法规;C.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D. 为各类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持续提升传统消费B. 积极发展服务消费C. 抑制新型消费D.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意味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A. 盘活存量B. 扩大产量C. 提升质量D. 做优增量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 A. 我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B. 我国经济发展一帆风顺、形势大好;C. 这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D. 我国经济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脱 困乏术。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A. 科技创新B. 绿色环保C. 人才强国D. 美丽中国
()和()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哪些表现让我们拥有发展的信心?() A. 经济发展势头足;B. 经济发展亮点多;C. 经济发展贡献大;D. 高质量发展一帆风顺。
16.2024年以来,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特别是“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 A.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B. 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的发展C.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欧盟想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国际决策当中增加自身的独立性,这个关系的变动,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正面作用。 A. ,对B. ,错
2024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扎实推进。 A. 集约式发展B. 粗放式发展C. 高质量发展D. 渐进式发展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为主攻方向。 A. 先进重工业B. 先进轻工业C. 高度自动化农业D. 先进制造业
下列属于完全信息博弈的是() A. 囚徒困境博弈B. 德州扑克游戏C. 围棋游戏D. 其他选项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