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膀胱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H-RAS点突变有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RAS蛋白是一种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B. RAS与GDP结合时有活性,与GTP结合时无活性C. 原癌基因H-RAS的错义点突变使第12位甘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使RAS蛋白丧失GTP酶活性而处于持续活化状态D. 突变激活的RAS蛋白会持续激活MAPK通路.E. 持续激活的MAPK通路会导致细胞过度增殖
膀胱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H-RAS点突变有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RAS蛋白是一种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
B. RAS与GDP结合时有活性,与GTP结合时无活性
C. 原癌基因H-RAS的错义点突变使第12位甘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使RAS蛋白丧失GTP酶活性而处于持续活化状态
D. 突变激活的RAS蛋白会持续激活MAPK通路.
E. 持续激活的MAPK通路会导致细胞过度增殖
题目解答
答案
B. RAS与GDP结合时有活性,与GTP结合时无活性
解析
本题考查原癌基因H-RAS点突变与膀胱癌发生机制的理解,核心在于RAS蛋白的分子开关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关键点包括:
- RAS蛋白的活性状态:RAS通过结合GTP或GDP实现分子开关功能,GTP结合时活化,GDP结合时失活。
- GTP酶活性的作用:RAS自身具有GTP酶活性,可水解结合的GTP为GDP,从而失活。
- 点突变的影响:H-RAS的错义突变会破坏GTP酶活性,导致RAS持续活化,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MAPK),引发细胞异常增殖。
错误选项的识别需抓住RAS与GDP/GTP结合状态的活性关系这一核心知识点。
选项分析
选项B
错误。RAS蛋白的活性状态与结合的核苷酸类型直接相关:
- 结合GTP时活化,触发下游信号通路(如MAPK)。
- 结合GDP时失活,等待重新接受信号刺激。
选项B描述“RAS与GDP结合时有活性,与GTP结合时无活性”与实际机制完全相反。
其他选项验证
- 选项A:正确。RAS蛋白属于小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能自主水解GTP。
- 选项C:正确。第12位甘氨酸突变为缬氨酸会破坏GTP酶活性,导致RAS无法水解GTP,持续活化。
- 选项D、E:正确。持续活化的RAS通过激活MAPK通路促进细胞过度增殖,符合原癌基因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