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89.《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 号)“风险管理”中规定,对除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选用( )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 5 年进行一次。A. 安全检查表B. 工作危害分析C. 预危险性分析D.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E. HAZOP 技术
89.《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 号)“风险管理”中规定,对除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选用( )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 5 年进行一次。
A. 安全检查表
B. 工作危害分析
C. 预危险性分析
D.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E. HAZOP 技术
题目解答
答案
ABCDE
A. 安全检查表
B. 工作危害分析
C. 预危险性分析
D.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E. HAZOP 技术
A. 安全检查表
B. 工作危害分析
C. 预危险性分析
D.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E. HAZOP 技术
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风险管理”部分的具体要求,核心要点是掌握不同风险辨识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周期。
- 关键知识点:
- “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辨识分析需采用更严格的方法(如HAZOP技术)。
- 其他生产储存装置可选用多种方法组合,且周期为每5年一次。
- 破题关键:明确题目中“其他生产储存装置”与“两重点一重大”的区别,判断选项中哪些方法属于“可选”范围。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
- “两重点一重大”的装置需采用HAZOP技术等系统性方法,且周期更短(如每3年一次)。
- 其他装置可选用以下方法(每5年一次):
- 安全检查表(A):通过检查表发现设计或操作中的缺陷。
- 工作危害分析(B):分析作业步骤中的潜在危害。
- 预危险性分析(C):提前识别系统潜在危险。
-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D):评估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 HAZOP技术(E):虽然常用于“两重点一重大”,但文件中允许其他装置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结论:所有选项均属于“可选”方法,因此答案为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