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write-homewrite-home-active首页
  • icon-chaticon-chat-activeAI 智能助手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首页
/
化工
题目

丙烯腈的主要生产方法:______。主要原料:______,______.26环氧乙烷主要生产方法:______。原料:______,______主要用途:______。27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______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乙醇生产方法:______,______。28.煤化工用途:______,______,______。煤气化工艺:______,______,______。29.煤干馏产物: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30.煤气化发生炉中煤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煤液化工艺:______,______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32.精细化学品常用单元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用量最大的聚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34.纯碱生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35.硫酸钙常见结晶形式:______,______,______。高分子聚合反应为:______和______。1..简述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关系答:化学工程研究共性问题,单元操作,工程因素尤其是放大效应:化学工艺研究个性问题,研究具体过程,从原料到产品的过程系统优化。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2..简述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答:①高新技术,缩短开发周期;②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③大力发展绿色化工;④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⑤实施废弃物再生利用工程.3..简述氧化反应的特点答:①强放热反应,要控制反应温度,及时移走反应热;②反应途径多样,副产物也多,导致后续分离工序困难,工艺流程组织也较复杂;③从热力学趋势来看,烃类易完全氧化成CO2和水,故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并及时终止氧化反应.4.。简述浓硝酸的生产方法答:直接法:NH3氧化制NO,NO氧化为NO2,浓硝酸吸收NO2制发烟硝酸,发烟硝酸解吸制N2O4,N2O4和水加压氧化反应得浓硝酸.间接法:稀硝酸加脱水剂(硫酸或无机盐如硝酸镁)精馏.超共沸酸精馏法:使氧化气中水脱除较多,NOX直接生产超共沸酸,在蒸馏得。。5.。合成气的应用已工业化的有哪些?答:合成NH3;合成甲醇;合成醋酸(羰基化);烯烃的氢甲酸化产品;合成天然气和柴油6.。简述硫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的生产原理及主要设备答:硫酸生产包括三步,即二氧化硫制取,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水吸收三氧化硫制硫酸。主要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主要设备包括: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7..举例说明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节能降耗措施答:一般来说,蒸汽压力越高,其热效率越高,因此,如果反应温度高,应尽可能产生高压蒸汽。燃烧废气带有大量的显热,应尽可能回收利用.蒸汽加热的冷凝水要视其压力进一步充分利用。高压下的减压膨胀过程要设计做功机械,避免过分的不可逆过程,造成能量的浪费。注意加强保温保冷措施,减少热量损失.精馏过程能耗很多,要充分重视换热措施,若有可能,可采用热泵技术.8..简述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的问题及机遇答:问题: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精细化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机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化学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为技术改造提供了条件,国际合作更广泛,国际油价上涨为国内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需求增长及政策支持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动力.9.。对比国内外化学工业的现状,结合具体例子简述国内技术差距及努力方向.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化学工业还很落后,我国的化学工业产值只占世界化学工业总产值的5%左右,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总的来说,我国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品种少,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以硫酸为例,发达国家主要以回收硫为原料,而国内大量采用硫铁矿,流程长,设备多,污染重,其中当然有资源问题,也同样有技术问题,比如煤气化炉,大型炉依然全靠进口。努力方向: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精细化。10.。为什么常规的氨氧化工艺只能生产稀硝酸?怎样才能得到浓硝酸?简述一种流程。答:因为二氧化氮的吸收制酸是化学吸收,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无法直接得到浓硝酸。三种方法,直接法,稀硝酸脱水法,超共沸酸法。硝酸镁脱水法是常用方法之一。11..比较几种食盐电解工艺的优缺点.答:离子膜:代表发展方向,占地面积小,产品质量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隔膜:技术成熟,投资小,产品质量差水银:产品质量好,水银易造成环境污染,逐步淘汰12.。比较三种纯碱生产工艺的优缺点答:索尔维制碱法:工艺成熟,原料丰富,但原料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侯氏制碱法:原料利用率高,三废排放量小,但是原盐要求高,氯化铵销路有问题天然碱法:在碱矿品位高时成本低,但原料受限制13.。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催化蒸馏工艺特点是什么?答:特点:①将反应和精馏结合起来,反应热用来分离产物,节能效果明显;②由于反应产物很快离开反应区,有利于平衡向MTBE方向进行,异丁烯转化率高;③对设备无腐蚀,对催化剂和原料要求高;④设备少,只需一个反应器,投资省。14.。简述烷基化反应及羰基化反应的定义,分别举例说明其典型应用答:烷基化典型应用:烷基化汽油生产。羰基合成应用:甲醇羰基化制醋酸。15..简述两种氯乙烯生产方法及特点答:乙烯氧氯化:C2H4+2HCl-—▶CH2ClCH2Cl—-▶HCl+CH2=CHCl(O2,CuCl2,250—350℃)成本低,(取决于原油价格),环境友好,但投资大,流程长.乙炔氯化氢加成:HC=CH+HCl—-▶CH2=CHCl成本高(取决于煤价和电价),有污染,但投资小,工艺可靠.16.。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由哪三大工艺组成,同时写出每步的主要反应答:①乙烯液相加成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反应为:CH2=CH2+Cl2-—▶②乙烯气相氧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反应:CH2=CH2+2HCl+0.5O2—-▶ +H2O③1,2—二氯乙烷热裂解制氯乙烯,反应见上.。17.。烃类热裂解过程为何采用水蒸气做稀释剂?答:①易于裂解气分离②水蒸气热容量大,保护炉管防止过热③抑制裂解原料所含硫对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④脱除结碳,抑制铁镍的催化生碳作用。18.。间歇法水煤气工作循环由哪几个阶段组成?答:①吹风阶段②水蒸气吹净阶段③上吹制气阶段④下吹制气阶段⑤二次上吹制气阶段⑥空气吹净阶段19..简述煤液化技术现状及该技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答: 煤液化技术分为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指先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然后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再转化为液体。直接液化是煤在供氢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部分转化为液体。间接液化是成熟技术,南非已经生产近50年,直接液化尚无工业化先例,我国第一套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中。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目前中国式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三分之二,煤液化技术不仅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也非常重要。20..简述煤化工利用的主要途径及相关产品。答:①焦化: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进一步可得上百种产品,如苯,酚,奈,蒽等.②煤气化:制氢,合成氨,甲醇,二甲醚,汽油等。③煤液化:汽油,柴油,蜡等.21.。煤和石油在组成,结构以及应用上有什么差别。答:①煤的H/C原子比远低于石油,含氧量远高于石油;②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石油的主体是小分子化合物;③煤中矿物质较多;④石油采用蒸馏、萃取、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等简单的物化方法就可分离或改变结构,化工钟应用广泛;⑤煤须经焦化、气化或液化等手段打破化学键,获得组分复杂的低相对分子量化合物,由于技术及成本原因限制了它在化工中的应用,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焦炭,制合成气、合成氨、甲醇等。22.。目前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其原理及工艺流程差别有哪些?答:煤和天然气。主要差别在造气和脱硫,煤的主要成分是碳,造气反应主要包括煤燃烧,碳和水蒸气反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气主要反应是甲烷蒸汽转化。由于煤含硫量高,因此一般采用湿法脱硫,然后再干法脱硫;天然气含硫量低,一般直接采用干法脱硫23..变换反应为何存在最适宜反应温度,何为最适宜反应温度?实际工业生产中答:变换反应时可逆放热反应,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都有影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转化率降低。最适宜反应温度Tm是当气体组成一定时,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工业生产中变换过程是采用分段冷却方法使操作温度接近最适宜反应温度曲线24.索尔维制碱法原理及优缺点。答:原理:2NaCl+CaCO3=Na2CO3+CaCl2但该反应无法进行,必须经过以下过程实现:CaCO3-—▶CaO+CO2;盐+水--▶盐水 ;盐水+氨-—▶氨盐水;氨盐水+CO2--▶NaHCO3+NH4Cl(aq);2NaHCO3——▶Na2CO3+CO2+H2O ;2NH4Cl(aq)+CaO-—▶2NH3+CaCl2+H2O原料丰富,技术成熟,但原料利用率低,废液排放量大。25.。简述尿素合成反应原理。答:尿素合成反应为:CO2+2NH3=CO(NH2)2+H2O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液氨和CO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甲铵:CO2+2NH3—-▶NH2COONH4,反应为快速、强放热反应,平衡转化率很高②甲铵脱水生成尿素:NH2COONH4--▶CO(NH2)2+H2O,该反应为慢速,温和吸热的可逆反应,是控速步骤。

丙烯腈的主要生产方法:______。主要原料:______,______.

26环氧乙烷主要生产方法:______。原料:______,______主要用途:______。

27皂化反应是指油脂在______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乙醇生产方法:______,______。

28.煤化工用途:______,______,______。煤气化工艺:______,______,______。

29.煤干馏产物:______,______,______.合成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30.煤气化发生炉中煤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煤液化工艺:______,______三大合成材料:______,______,______。

32.精细化学品常用单元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用量最大的聚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纯碱生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5.硫酸钙常见结晶形式:______,______,______。高分子聚合反应为:______和______。

1..简述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关系

答:化学工程研究共性问题,单元操作,工程因素尤其是放大效应:化学工艺研究个性问

题,研究具体过程,从原料到产品的过程系统优化。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简述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

答:①高新技术,缩短开发周期;②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③大力发展绿色化工;④

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⑤实施废弃物再生利用工程.

3..简述氧化反应的特点

答:①强放热反应,要控制反应温度,及时移走反应热;②反应途径多样,副产物也多,

导致后续分离工序困难,工艺流程组织也较复杂;③从热力学趋势来看,烃类易完全氧化

成CO2和水,故应选择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并及时终止氧化反应.

4.。简述浓硝酸的生产方法

答:直接法:NH3氧化制NO,NO氧化为NO2,浓硝酸吸收NO2制发烟硝酸,发烟硝

酸解吸制N2O4,N2O4和水加压氧化反应得浓硝酸.

间接法:稀硝酸加脱水剂(硫酸或无机盐如硝酸镁)精馏.

超共沸酸精馏法:使氧化气中水脱除较多,NOX直接生产超共沸酸,在蒸馏得。。

5.。合成气的应用已工业化的有哪些?

答:合成NH3;合成甲醇;合成醋酸(羰基化);烯烃的氢甲酸化产品;合成天然气和柴油

6.。简述硫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的生产原理及主要设备

答:硫酸生产包括三步,即二氧化硫制取,二氧化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水吸收三氧化

硫制硫酸。主要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2SO2+O2==2SO3;SO3+H2O=H2SO4。主要

设备包括: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等。

7..举例说明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节能降耗措施

答:一般来说,蒸汽压力越高,其热效率越高,因此,如果反应温度高,应尽可能产生高压蒸汽。燃烧废气带有大量的显热,应尽可能回收利用.蒸汽加热的冷凝水要视其压力进一步充分利用。高压下的减压膨胀过程要设计做功机械,避免过分的不可逆过程,造成能量的浪费。注意加强保温保冷措施,减少热量损失.精馏过程能耗很多,要充分重视换热措施,若有可能,可采用热泵技术.

8..简述我国化学工业面临的问题及机遇

答:问题: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精细化率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

机遇: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化学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为技术改造提供了

条件,国际合作更广泛,国际油价上涨为国内煤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需求增长及政策

支持位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动力.

9.。对比国内外化学工业的现状,结合具体例子简述国内技术差距及努力方向.

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化学工业还很落后,我国的化学工业产值只占世界化学工业总产值的5%左右,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总的来说,我国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品种少,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以硫酸为例,发达国家主要以回收硫为原料,而国内大量采用硫铁矿,流程长,设备多,污染重,其中当然有资源问题,也同样有技术问题,比如煤气化炉,大型炉依然全靠进口。

努力方向: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精细化。

10.。为什么常规的氨氧化工艺只能生产稀硝酸?怎样才能得到浓硝酸?简述一种流程。

答:因为二氧化氮的吸收制酸是化学吸收,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无法直接得到浓硝酸。

三种方法,直接法,稀硝酸脱水法,超共沸酸法。硝酸镁脱水法是常用方法之一。

11..比较几种食盐电解工艺的优缺点.

答:离子膜:代表发展方向,占地面积小,产品质量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

隔膜:技术成熟,投资小,产品质量差

水银:产品质量好,水银易造成环境污染,逐步淘汰

12.。比较三种纯碱生产工艺的优缺点

答:索尔维制碱法:工艺成熟,原料丰富,但原料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

侯氏制碱法:原料利用率高,三废排放量小,但是原盐要求高,氯化铵销路有问题

天然碱法:在碱矿品位高时成本低,但原料受限制

13.。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催化蒸馏工艺特点是什么?

答:特点:①将反应和精馏结合起来,反应热用来分离产物,节能效果明显;②由于反

应产物很快离开反应区,有利于平衡向MTBE方向进行,异丁烯转化率高;③对设备无

腐蚀,对催化剂和原料要求高;④设备少,只需一个反应器,投资省。

14.。简述烷基化反应及羰基化反应的定义,分别举例说明其典型应用

答:烷基化典型应用:烷基化汽油生产。羰基合成应用:甲醇羰基化制醋酸。

15..简述两种氯乙烯生产方法及特点

答:乙烯氧氯化:C2H4+2HCl-—▶CH2ClCH2Cl—-▶HCl+CH2=CHCl(O2,CuCl2,250—350℃)

成本低,(取决于原油价格),环境友好,但投资大,流程长.

乙炔氯化氢加成:HC=CH+HCl—-▶CH2=CHCl

成本高(取决于煤价和电价),有污染,但投资小,工艺可靠.

16.。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由哪三大工艺组成,同时写出每步的主要反应

答:①乙烯液相加成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反应为:CH2=CH2+Cl2-—▶

②乙烯气相氧氯化生产1,2-二氯乙烷,反应:CH2=CH2+2HCl+0.5O2—-▶ +H2O

③1,2—二氯乙烷热裂解制氯乙烯,反应见上.。

17.。烃类热裂解过程为何采用水蒸气做稀释剂?

答:①易于裂解气分离②水蒸气热容量大,保护炉管防止过热③抑制裂解原料所含硫对

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④脱除结碳,抑制铁镍的催化生碳作用。

18.。间歇法水煤气工作循环由哪几个阶段组成?

答:①吹风阶段②水蒸气吹净阶段③上吹制气阶段④下吹制气阶段⑤二次上吹制气阶段

⑥空气吹净阶段

19..简述煤液化技术现状及该技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答: 煤液化技术分为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指先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

然后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再转化为液体。直接液化是煤在供氢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

下加氢,部分转化为液体。间接液化是成熟技术,南非已经生产近50年,直接液化尚

无工业化先例,我国第一套工业化装置正在建设中。

中国是一个多煤少气贫油的国家,目前中国式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第三大石

油进口国,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三分之二,煤液化技术不仅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

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也非常重要。

20..简述煤化工利用的主要途径及相关产品。

答:①焦化: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进一步可得上百种产品,如苯,酚,奈,蒽等.

②煤气化:制氢,合成氨,甲醇,二甲醚,汽油等。

③煤液化:汽油,柴油,蜡等.

21.。煤和石油在组成,结构以及应用上有什么差别。

答:①煤的H/C原子比远低于石油,含氧量远高于石油;②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

石油的主体是小分子化合物;③煤中矿物质较多;④石油采用蒸馏、萃取、催化裂化和

催化重整等简单的物化方法就可分离或改变结构,化工钟应用广泛;⑤煤须经焦化、气

化或液化等手段打破化学键,获得组分复杂的低相对分子量化合物,由于技术及成本原

因限制了它在化工中的应用,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焦炭,制合成气、合成氨、甲醇等。

22.。目前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其原理及工艺流程差别有哪些?

答:煤和天然气。主要差别在造气和脱硫,煤的主要成分是碳,造气反应主要包括煤燃烧,碳和水蒸气反应.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气主要反应是甲烷蒸汽转化。由于煤含硫

量高,因此一般采用湿法脱硫,然后再干法脱硫;天然气含硫量低,一般直接采用干法脱硫

23..变换反应为何存在最适宜反应温度,何为最适宜反应温度?实际工业生产中

答:变换反应时可逆放热反应,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都有影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转化率降低。最适宜反应温度Tm是当气体组成一定时,反应速率最大时的温度。工业生产中变换过程是采用分段冷却方法使操作温度接近最适宜反应温度曲线

24.索尔维制碱法原理及优缺点。

答:原理:2NaCl+CaCO3=Na2CO3+CaCl2但该反应无法进行,必须经过以下过程实现:

CaCO3-—▶CaO+CO2;盐+水--▶盐水 ;盐水+氨-—▶氨盐水;氨盐水+CO2--▶NaHCO3+NH4Cl(aq);2NaHCO3——▶Na2CO3+CO2+H2O ;2NH4Cl(aq)+CaO-—▶2NH3+CaCl2+H2O

原料丰富,技术成熟,但原料利用率低,废液排放量大。

25.。简述尿素合成反应原理。

答:尿素合成反应为:CO2+2NH3=CO(NH2)2+H2O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液氨和CO2反应

生成中间产物甲铵:CO2+2NH3—-▶NH2COONH4,反应为快速、强放热反应,平衡转化率

很高②甲铵脱水生成尿素:NH2COONH4--▶CO(NH2)2+H2O,该反应为慢速,温和吸热的

可逆反应,是控速步骤。

题目解答

答案

氨氧化法 丙烯 氨 乙烯环氧化法 乙烯 氧。 制乙二醇 碱性 乙烯水合法 发酵法 煤干馏 煤气化 煤液化 固定床 流化床 气流床 焦炭 煤焦油 焦炉气 CO和H2 灰渣 氧化层 还原层 干馏层 干燥层 直接液化 间接液化。 合成塑料 纤维 橡胶 磺化 硝化 氯化 重氮化和偶合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VC) 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 侯氏制碱法(联碱法) 天然碱法 两水 半水 无水 加聚 缩聚

相关问题

  • 炸炉油位必须在在上下油位线之间 A. 正确B. 错误

  •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___。A. 等分子反向扩散的前提是界面能等速率地向气相提供组分。B. 主体流动产生的原因是组分A被液体吸收及组分B的反向扩散使气相主体与界面之间产生微小压差,并促使混合C. 主体流动是宏观运动,它同时携带组分A与组分B流向界面。D. 在定态条件下,主体流动所带组分B的量,必恰好等于组分A的反向扩散。

  • 在逆流操作的填料解吸塔中,若降低解吸气进塔的溶质浓度,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液相出塔浓度、气相出塔浓度将分别________。A. 上升、上升B. 下降、下降C. 不变、不变D. 上升、下降ADBCCADB

  • 1. 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 ) A. 动量传递B. 质量传递C. 热量传递D. 机械能传递

  • 6、气体钢瓶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分为可燃气体、助燃气体、不燃气体、惰性气体。()A. 正确B. 错误

  • 某公司在易爆炸区域的车间液氨气化罐(V104)电加热器以及车间二楼2#导热油炉为非防爆电气,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A. 正确B. 错误

  • 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无须经过许可即可开展。这种说法()A. 错误B. 正确

  •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些,则塔的传质单元高度将____。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不确定

  • 6. 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发放及保管等必须严格按照 ( )规定执行,不得私自存放或带出实验室。 A. 五双B. 四双C. 三双

  • 逆流吸收操作,今吸收剂温度升高,其他入塔条件都不变,则出口气体浓度y出,液相出口浓度-|||-x出 () 。-|||-A.y出增大,x出增大; B.y出增大,x出减小;-|||-C.y出减小,x出减小; D.y出减小,x出增大。

  • 成份分离和成份减法类似,都是减去目标产品的特定成份。A. 对B. 错

  • 12、为防止发生意外,气体钢瓶重新充气前瓶内残余气体应尽可能用尽。()A. 正确B. 错误

  • 减压过滤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0)(4.0) A. 布氏漏斗下方的斜口要对着抽滤瓶的支管B. 滤纸大小应略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磁孔盖严C. 无需用玻璃棒引流D. 抽滤完毕,应先关闭水泵再拆下连接水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

  • 在逆流吸收操作中,保持气、液相进塔组成不变,若仅降低操作温度,则收率()、传质单元高度()。下面答案正确的是_。A. 增加、减少B. 增加、不变C. 减少、不变D. 减少、增加

  • 合成氨工业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行业。A. 正确B. 错误

  • 在用油泵减压过滤中,需要保留滤液时,按装安全瓶的目的是 ( )A. 加大压力B. 降低压力C. 保证压力平稳D. 防止倒吸

  • [单选] 与沉降相比,过滤操作使悬浮液的分离更加()。A. 迅速、彻底B. 缓慢、彻底C. 迅速、不彻底D. 缓慢、不彻底

  • 在填料吸收塔的计算中,关于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A. 传质单元数是表示传质分离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B. 传质单元高度是表示设备传质效能高低的一个量。C. 传质单元数与物系的相平衡、进出口浓度、以及设备的操作条件(如流速)有关。D. 传质单元高度与设备的型式、设备的操作条件有关,表示了完成一个传质单元所需的塔高。

  • 2019年7月1日凌晨,冰箱故障导致冰箱内药品燃烧爆炸,造成电器起火事故□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未制定好预案造成电器起火爆炸□实验开始前为制定好预案,实验室中未安装气体报警器,酿成氢气爆炸大祸□违规使用存储高危化学品,造成高危化学品自燃起火爆炸□违规存储化学品,造成金属遇潮湿空气集热自燃爆炸□违反人走关水关电关气,造成设备持续工作聚热引发火灾

  • 实验室中气瓶混放存在哪些安全风险?A. 无风险B. 气瓶倾倒风险、)C. 气瓶爆炸风险D. 无上述风险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