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作物栽培的技术环节习题答案一, 判断题1, 耕地深度粘土宜深,沙土宜浅。(-)2, 少耕法和免耕法主要适用我国旱作区。(-)3, 表土耕作一般只能配合基本耕作进行。(-)4, 喷灌一般要求风力在2级以下。(×)三级5, 中耕原则先浅后深、不伤根、不压苗。(-)6, 地膜覆盖基肥施入量应比大田增加30-50%。(-)7, 薯类收获适期以茎叶完全脱落为指标。(×)茎叶停长变黄8, 乙烯利属于生长延缓剂。(-)9,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部分氮肥和全部磷钾肥。(-)10, 每次单位面积的灌水量称为灌溉定额。(×)水-两个概念11, 混作的各种作物生育期要一致。(×)相近12,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决定因素为水分条件。(×)热量13, 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均没有复种。(×)14, 一般在一个生态地区,一个作物宜选择一个主栽品种和2-3个搭配品种(-)15, 如果缺苗少且苗较大时,采用催芽补种方法。(×)移苗补栽16, 作物间作符号是/。(×)∥17, 高、矮作物间作,高杆作物所占宽度应要约等于矮杆作物的最终株高.(×)矮杆作物所占宽度应要约等于高杆作物的最终株高18, 河北长城以北地区为一年两熟。(×)19, 高温时使用药剂化控浓度要降低。(-)20, 在葡萄上根部使用多效唑浓度大于茎叶使用浓度。(×)小21, 春季移栽的作物要求尽量早栽。(×)夏季22, 春播作物一般是喜凉作物,(×)喜温23, 河北春播播种时期是4月中下旬-5月上旬。(-)24, “小老苗”。是秧苗移栽前温度低形成的(×)生长期25, 浸种催芽能提早3-7天出苗。(-)二, 选择题1, 冬小麦/玉米/大豆表示的是――。A.间作套作B.套作间作C.单作混作D.混作单作E.2, 忌连作的作物是――。F.玉米G.小麦H.大豆I.花生J.3, 作物达到一年两熟地区年平均气温――K.8度以下L.8-12度M.12-16度N.16-18度O.4, 一年两熟的无霜期――-天。P.150以下Q.150-250R.250-300S.300以上T.5, 基本耕作深度在10-15cm的耕作是――。U.翻耕V.深松W.深耙X.旋耕Y.6, 属于作物基本布局原则的是――。Z.发挥资源优势[.加强田间管理.确定合理田间配置].缩短农耕期^.7, 不属于连作现象发生原因的是――。_.社会需求`.农耕期a.自然资源b.经济效益c.8,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水分最低要求是年耗水量――mm。d.400-500e.500-600f.700-900g.900-1000h.9, 油料种子储藏安全含水量是――。i.15%j.13%k.10%l.8%m.10, 最省水的灌溉方式是――。n.沟灌o.地下灌溉p.喷灌q.滴灌r.11, 作物实行间、混、套种技术不正确的搭配是――。s.形态上,高杆与矮杆、紧凑与松散搭配;t.生态上,喜光和耐阴、喜温和喜凉搭配u.生理上,碳三和碳四植物;固氮和有根瘤搭配v.生育期上,间套作物长短搭配、混作作物一致w.12, 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决定因素是――x.热量条件y.水分条件z.肥力条件(.机械条件|.13, 在种植密度确定情况下播种量多少要依据――和――。).种子纯度 种子净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质量,田间出苗率.种子质量,千粒重.14, 作物各部位对同一植物生长物质反应不同,.一般对浓度要求是――。.根>茎>芽.根>芽>茎 .茎>芽>根.都不对.15, 营养钵育苗是---常用育种方法。.棉花.甘薯.水稻.所有作物.16, 移栽前3-5天施的肥叫—.底肥.梦肥.提苗肥.送嫁肥.17, 便于保证密度,集中施肥和田间管理的播种方式是—.撒播.条播.点播.都可以.18, 苗床温度管理不当造成“高脚苗”原因是—.出苗后高温.出苗后低温.出苗前高温.出苗前低温.19, 不属于复种的是----。.一年一熟.二年三熟.一年二熟.一年三熟 .20, “一”表示的是----。¡.间作¢.混作£.套作¤.移栽¥.三, 填空题¦.1, 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保持农业持续发展。§.2, 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充分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抗逆能力,边行优势。¨.3, 复种方式有套作和平播。©.4, 轮作的作用有减轻病虫,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性状。ª.5, 连作的危害主要有加重病、虫、草害,加剧养分与作物矛盾,积累有害物质,恶化土壤状况。«.6, 实行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选作物和品种,合理田间配置,加强田间管理。¬.7, 施行复种的条件有热量,水分,肥力,家畜力及机械条件。.8, 耕地深度的掌握依据作物种类,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确定。®.9, 表土耕作包括耙地,耢地,镇压,起垄、开沟、做畦。,¯.10,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消毒,浸种催芽,种子包衣。°.11, 播种期的确定要依据气候,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病虫条件。±.12,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穴播。².13, 施肥的种类有基肥,追肥,种肥。³.14, 育苗的方式有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营养钵育苗,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15, 灌溉要掌握的条件作物表现,土壤墒情,天气,土质。µ.16, 灌溉的方式有地面,地下,喷灌,滴灌。¶.17, 化控技术施药方法有蘸浸法,喷洒法,浇施,涂布法,滴注法。·.18, 影响化控药效发挥因素施用部位,药剂浓度。施药时期,环境因素。¸.19, 甘薯储藏期间温度10-15度相对湿度85%。¹.20, 马铃薯储藏期间温度2-5度相对湿度85-95%。º.21,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有千粒重,种子净度,发芽率等。».22, 影响田间出苗率的因素有整地质量,土壤水分,播种质量。¼.23, 实行间、混、套作时在田间管理上应抓住作物共生期和前茬收获后茬管理二个环节。½.24, 根据作物耐连作的程度,把作物分为忌连作,耐短期连作,耐长期连作。¾.25, 作物生产有-直播栽培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26, 播种量确定依据气候,土壤肥力,作物种类和品种,种子质量和田间出苗率。À.27, 条播可以分为-等行距,宽窄行,宽幅条播。Á.四, 简答题Â.1, 作物布局的意义。Ã.2, 间、混、套作优缺点。Ä.3, 实行间、混、套作时如何选择作物和品种搭配。Å.4, 连作的危害。Æ.5, 复种的作用。Ç.6, 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È.7, 品种选择的原则。É.8, 免耕法的特点及作用。Ê.9, 播种量确定的依据。Ë.10, 如何以苗定播量。Ì.11, 育苗移栽的意义。Í.12, 如何做好育苗床管理。Î.13, 如何搞好移栽。Ï.14, 如何间苗定苗。Ð.15, 如何搞好中耕培土。Ñ.16, 地膜覆盖技术要点。Ò.17, 以种子、果实为产品的作物收获期如何把握?Ó.18, 收获的方法。Ô.五, 名词解释Õ.1, 作物栽培制度。Ö.2, 作物布局×.3, 单作Ø.4, 间作Ù.5, 混作Ú.6, 套作Û.7, 复种Ü.8, 接茬播种Ý.9, 复种指数Þ.10, 连作ß.11, 轮作à.12, 土壤耕作á.13, 表土耕作â.14, 基本耕作ã.15, 基肥ä.16, 种肥å.17, 追肥æ.18, 灌溉定额ç.19, 中耕è.20, 培土é.21, 匀苗ê.22, 复合群体ë.23, 根外追肥
作物栽培的技术环节习题答案一, 判断题1, 耕地深度粘土宜深,沙土宜浅。(-)2, 少耕法和免耕法主要适用我国旱作区。(-)3, 表土耕作一般只能配合基本耕作进行。(-)4, 喷灌一般要求风力在2级以下。(×)三级5, 中耕原则先浅后深、不伤根、不压苗。(-)6, 地膜覆盖基肥施入量应比大田增加30-50%。(-)7, 薯类收获适期以茎叶完全脱落为指标。(×)茎叶停长变黄8, 乙烯利属于生长延缓剂。(-)9,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部分氮肥和全部磷钾肥。(-)10, 每次单位面积的灌水量称为灌溉定额。(×)水-两个概念11, 混作的各种作物生育期要一致。(×)相近12,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决定因素为水分条件。(×)热量13, 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均没有复种。(×)14, 一般在一个生态地区,一个作物宜选择一个主栽品种和2-3个搭配品种(-)15, 如果缺苗少且苗较大时,采用催芽补种方法。(×)移苗补栽16, 作物间作符号是/。(×)∥17, 高、矮作物间作,高杆作物所占宽度应要约等于矮杆作物的最终株高.(×)矮杆作物所占宽度应要约等于高杆作物的最终株高18, 河北长城以北地区为一年两熟。(×)19, 高温时使用药剂化控浓度要降低。(-)20, 在葡萄上根部使用多效唑浓度大于茎叶使用浓度。(×)小21, 春季移栽的作物要求尽量早栽。(×)夏季22, 春播作物一般是喜凉作物,(×)喜温23, 河北春播播种时期是4月中下旬-5月上旬。(-)24, “小老苗”。是秧苗移栽前温度低形成的(×)生长期25, 浸种催芽能提早3-7天出苗。(-)二, 选择题1, 冬小麦/玉米//大豆表示的是――。
- A.间作套作
- B.套作间作
- C.单作混作
- D.混作单作
- E.2, 忌连作的作物是――。
- F.玉米
- G.小麦
- H.大豆
- I.花生
- J.3, 作物达到一年两熟地区年平均气温――
- K.8度以下
- L.8-12度
- M.12-16度
- N.16-18度
- O.4, 一年两熟的无霜期――-天。
- P.150以下
- Q.150-250
- R.250-300
- S.300以上
- T.5, 基本耕作深度在10-15cm的耕作是――。
- U.翻耕
- V.深松
- W.深耙
- X.旋耕
- Y.6, 属于作物基本布局原则的是――。
- Z.发挥资源优势
- [.加强田间管理
- \.确定合理田间配置
- ].缩短农耕期
- ^.7, 不属于连作现象发生原因的是――。
- _.社会需求
- `.农耕期
- a.自然资源
- b.经济效益
- c.8,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水分最低要求是年耗水量――mm。
- d.400-500
- e.500-600
- f.700-900
- g.900-1000
- h.9, 油料种子储藏安全含水量是――。
- i.15%
- j.13%
- k.10%
- l.8%
- m.10, 最省水的灌溉方式是――。
- n.沟灌
- o.地下灌溉
- p.喷灌
- q.滴灌
- r.11, 作物实行间、混、套种技术不正确的搭配是――。
- s.形态上,高杆与矮杆、紧凑与松散搭配;
- t.生态上,喜光和耐阴、喜温和喜凉搭配
- u.生理上,碳三和碳四植物;固氮和有根瘤搭配
- v.生育期上,间套作物长短搭配、混作作物一致
- w.12, 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决定因素是――
- x.热量条件
- y.水分条件
- z.肥力条件
- {.机械条件
- |.13, 在种植密度确定情况下播种量多少要依据――和――。
- }.种子纯度 种子净度
- ~.发芽率和发芽势
- .种子质量,田间出苗率
- .种子质量,千粒重
- .14, 作物各部位对同一植物生长物质反应不同,
- .一般对浓度要求是――。
- .根>茎>芽
- .根>芽>茎
- .茎>芽>根
- .都不对
- .15, 营养钵育苗是---常用育种方法。
- .棉花
- .甘薯
- .水稻
- .所有作物
- .16, 移栽前3-5天施的肥叫—
- .底肥
- .梦肥
- .提苗肥
- .送嫁肥
- .17, 便于保证密度,集中施肥和田间管理的播种方式是—
- .撒播
- .条播
- .点播
- .都可以
- .18, 苗床温度管理不当造成“高脚苗”原因是—
- .出苗后高温
- .出苗后低温
- .出苗前高温
- .出苗前低温
- .19, 不属于复种的是----。
- .一年一熟
- .二年三熟
- .一年二熟
- .一年三熟
- .20, “一”表示的是----。
- ¡.间作
- ¢.混作
- £.套作
- ¤.移栽
- ¥.三, 填空题
- ¦.1, 作物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保持农业持续发展。
- §.2, 间、混、套作增产的原因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充分利用光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抗逆能力,边行优势。
- ¨.3, 复种方式有套作和平播。
- ©.4, 轮作的作用有减轻病虫,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性状。
- ª.5, 连作的危害主要有加重病、虫、草害,加剧养分与作物矛盾,积累有害物质,恶化土壤状况。
- «.6, 实行间、混、套作的技术要求选作物和品种,合理田间配置,加强田间管理。
- ¬.7, 施行复种的条件有热量,水分,肥力,家畜力及机械条件。
- .8, 耕地深度的掌握依据作物种类,土壤特性,气候条件确定。
- ®.9, 表土耕作包括耙地,耢地,镇压,起垄、开沟、做畦。,
- ¯.10, 种子处理包括晒种,消毒,浸种催芽,种子包衣。
- °.11, 播种期的确定要依据气候,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病虫条件。
- ±.12,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穴播。
- ².13, 施肥的种类有基肥,追肥,种肥。
- ³.14, 育苗的方式有湿润育秧,旱育秧,塑料软盘育秧,营养钵育苗,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
- ´.15, 灌溉要掌握的条件作物表现,土壤墒情,天气,土质。
- µ.16, 灌溉的方式有地面,地下,喷灌,滴灌。
- ¶.17, 化控技术施药方法有蘸浸法,喷洒法,浇施,涂布法,滴注法。
- ·.18, 影响化控药效发挥因素施用部位,药剂浓度。施药时期,环境因素。
- ¸.19, 甘薯储藏期间温度10-15度相对湿度85%。
- ¹.20, 马铃薯储藏期间温度2-5度相对湿度85-95%。
- º.21,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有千粒重,种子净度,发芽率等。
- ».22, 影响田间出苗率的因素有整地质量,土壤水分,播种质量。
- ¼.23, 实行间、混、套作时在田间管理上应抓住作物共生期和前茬收获后茬管理二个环节。
- ½.24, 根据作物耐连作的程度,把作物分为忌连作,耐短期连作,耐长期连作。
- ¾.25, 作物生产有-直播栽培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 ¿.26, 播种量确定依据气候,土壤肥力,作物种类和品种,种子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 À.27, 条播可以分为-等行距,宽窄行,宽幅条播。
- Á.四, 简答题
- Â.1, 作物布局的意义。
- Ã.2, 间、混、套作优缺点。
- Ä.3, 实行间、混、套作时如何选择作物和品种搭配。
- Å.4, 连作的危害。
- Æ.5, 复种的作用。
- Ç.6, 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
- È.7, 品种选择的原则。
- É.8, 免耕法的特点及作用。
- Ê.9, 播种量确定的依据。
- Ë.10, 如何以苗定播量。
- Ì.11, 育苗移栽的意义。
- Í.12, 如何做好育苗床管理。
- Î.13, 如何搞好移栽。
- Ï.14, 如何间苗定苗。
- Ð.15, 如何搞好中耕培土。
- Ñ.16, 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 Ò.17, 以种子、果实为产品的作物收获期如何把握?
- Ó.18, 收获的方法。
- Ô.五, 名词解释
- Õ.1, 作物栽培制度。
- Ö.2, 作物布局
- ×.3, 单作
- Ø.4, 间作
- Ù.5, 混作
- Ú.6, 套作
- Û.7, 复种
- Ü.8, 接茬播种
- Ý.9, 复种指数
- Þ.10, 连作
- ß.11, 轮作
- à.12, 土壤耕作
- á.13, 表土耕作
- â.14, 基本耕作
- ã.15, 基肥
- ä.16, 种肥
- å.17, 追肥
- æ.18, 灌溉定额
- ç.19, 中耕
- è.20, 培土
- é.21, 匀苗
- ê.22, 复合群体
- ë.23, 根外追肥
题目解答
答案
A.间作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