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A. 正确B. 错误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
- A. 正确
- B.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理解,以及对金属元素周期表中位置与电子排布关系的掌握。
解题核心思路:
金属原子通常具有较低的最外层电子数,这使得它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碱金属(如Na、K)、碱土金属(如Mg、Ca)、铝(Al)等主族金属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而过渡金属(如Fe、Cu)的最外层电子数通常为1或2。虽然IVA族金属(如Sn、P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但这类金属属于少数,因此题目中“一般”的表述成立。
破题关键点:
- 明确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普遍规律。
- 理解“一般”包含“大多数情况”的含义,允许个别例外存在。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通常较少,这是它们表现出金属性质(如易失电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
主族金属:
- 碱金属(第IA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如Na、K)。
- 碱土金属(第IIA族):最外层有2个电子(如Mg、Ca)。
- 铝(第IIIA族):最外层有3个电子。
-
过渡金属:
- 常见过渡金属(如Fe、Cu):最外层电子数通常为1或2,例如铁(Fe)的电子排布为$[Ar]3d^6 4s^2$,最外层为4s轨道的2个电子。
-
IVA族金属(如Sn、Pb):
- 虽然最外层电子数为4,但这类金属属于少数,且它们的化学性质更接近非金属,因此不改变“一般”的结论。
综上,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