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首页
/
法学
题目

张某为某纺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为该公司维修工。李某在未取得电焊操作证的情况下,在仓库内进行电焊作业,现场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电焊作业的高温焊渣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96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维修工李某涉嫌构成()。A、消防责任事故罪B、危险作业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

张某为某纺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为该公司维修工。李某在未取得电焊操作证的情况下,在仓库内进行电焊作业,现场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电焊作业的高温焊渣引燃周围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96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维修工李某涉嫌构成()。 A、消防责任事故罪 B、危险作业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逐步分析这道题目。 ### 一、题目信息梳理 - **人物**: - 张某:某纺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即公司负责人)。 - 李某:公司维修工。 - **事件**: - 李某在**未取得电焊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电焊作业。 - 作业地点:**仓库内**(通常属于易燃易爆或重点防火区域)。 - 作业现场**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 - 电焊产生的**高温焊渣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 - 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96万元**,数额巨大。 - **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张某和李某涉嫌构成什么罪? - **选项**: A、消防责任事故罪 B、危险作业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 --- ### 二、相关罪名的法律定义分析 我们逐个分析三个选项的构成要件。 --- #### A、消防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9条) > **定义**: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关键点**: - 必须有“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的行为; - 必须“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改正”; - “拒绝执行”改正措施; - 造成严重后果。 → 本题中**没有提到消防部门曾通知整改而公司拒不执行**的情况。 因此,**不符合“消防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 **排除A**。 --- #### B、危险作业罪(《刑法》第134条之一,2021年《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 > **定义**: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具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现实危险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一)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的; > (二)因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场所或者立即采取排除危险的整改措施,而拒不执行的; > (三)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者许可,擅自从事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以及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度危险的生产作业活动的。 - **注意**:危险作业罪强调的是“**具有现实危险**”,但**尚未发生事故**。 - 本题中**已经发生了火灾,造成了696万元的直接财产损失**,属于**实际发生重大事故**,不是“仅有危险”。 → 所以,**不应定为“危险作业罪”**,因为该罪适用于“未造成事故但有重大危险”的情形。 ✅ **排除B**。 --- #### C、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 > **定义**: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 **构成要件**: 1.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2. 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3. 造成重大伤亡或严重后果。 → 对照本题: - 李某进行电焊作业,属于生产作业; - **无证上岗**、**在仓库内动火作业**、**无防护措施**,明显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 引发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696万元**,属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 同时,作为法定代表人张某,对安全生产负有组织、管理职责,若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如允许无证人员作业、未提供安全防护等),也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 根据司法实践,**单位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可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共同责任主体**。 因此,**李某是直接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张某是管理者,负有管理责任**,二人均可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 三、结论 综合分析: - 已经发生实际事故(火灾+重大财产损失); - 不符合“消防责任事故罪”中“被通知整改拒不执行”的前提; - 不适用“危险作业罪”(该罪针对未发生事故但有现实危险的情形); - 完全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要件。 --- ### ✅ 正确答案:**C、重大责任事故罪** --- ### 答案: \boxed{\text{C、重大责任事故罪}}

相关问题

  • [判断题] 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A . 正确B . 错误

  • 根据《民法典》,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A. 应当B. 可以C. 必须

  • 38.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2020 年 5 月 28 日下午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将自 起 施行。A. 2020 年 6 月 1 日B. 2020 年 10 月 1 日C. 2020 年 12 月 30 日D. 2021 年 1 月 1 日

  • 根据《劳动法》,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 )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小时的工时制度。A.八 四十四B.八 四十八C.六 四十八

  • 根据《行政强制法》,行政强制措施权( )委托。A. 特殊情形下可以B. 可以C. 不得

  •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正确B、错误

  • 监察调查终结的监察处置方式主要有哪些?

  •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告知女职工。A. 书面B. 口头C. 直接D. 当面

  • 根据《劳动法》,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小时的工时制度。A.八四十四B.八四十八C.六四十八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A. 正确B. 错误

  • 如果个人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或企业对公账户,银行机构对相关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A.正确B.错误

  •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就要通过构建完善()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持续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 A. 权责清晰B. 运转顺畅C. 保障有力D. 廉洁高效

  • 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包括( )A. 近姻亲关系B. 直系血亲关系C.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D. 五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E. 夫妻关系

  • 检查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 侦查监督B. 审判监督C. 刑罚执行监督D. 公共利益保护监督

  • 若私募基金以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设立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为私募基金财产利益行使诉讼权利或者实施其他法律行为 A. 正确B. 错误

  • 77.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民法院系统内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审级监督”,二是人民法院通过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对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实施的监督。( )

  • _____是国家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A. 法律总纲B. 民法典C. 宪法D. 诉讼法

  • 109、张某是某大型化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发生爆炸, 3 人被困,正准备上报。张某妻子打来电话,劝告张某:千 万不要上报。张某与妻子合谋如何隐瞒的具体计划并付诸实 施,最终导致 3 人全部死亡。本案中,张某的妻子并不是现 场指挥人员等,不具有报告职责,因此不构成不报、谎报安 全事故罪。()A、正确 B、错误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对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使用单位在重复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维修或者更换。使用单位应当对检查情况作出记录,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 1B. 2C. 3D. 4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A. 15B. 30C. 45D. 60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观公园路10号3N2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