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p-V图上指出超临界萃取技术所处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特征;同时指出其它重要的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特征。 1点、2线、4区-|||-临界点-|||-④④知分开流体区-|||-(7>T,和P>P0)-|||-P-|||-①过冷液体区L G-|||-_(5)((T)_(1)) ②过热蒸汽区V-|||-i )浓液两相平-|||-T>T-|||-V/L-|||-rho sin ((T)_(2))- A T-|||-T1
在p-V图上指出超临界萃取技术所处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特征;同时指出其它重要的点、线、面以及它们的特征。 
题目解答
答案
1)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是:T>Tc、p>pc。
2)临界点C的数学特征:
3)饱和液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气泡的那个点的连线;
4)饱和汽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液滴点(或露点)那个点的连线。
5)过冷液体区的特征:给定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6)过热蒸气区的特征:给定压力下蒸气的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7)汽液共存区:在此区域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只有体积在变化。
解析
步骤 1: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
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是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Tc)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p_c)。
步骤 2:临界点的数学特征
临界点C的数学特征是:在临界点处,二阶导数为零,即
$({\sigma }^{2}P/{{\sigma }^{2}})=0(在{C}_{min})$
步骤 3:饱和液相线和饱和汽相线的特征
饱和液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气泡的那个点的连线;饱和汽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液滴点(或露点)那个点的连线。
步骤 4:过冷液体区和过热蒸气区的特征
过冷液体区的特征是:给定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泡点温度。过热蒸气区的特征是:给定压力下蒸气的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步骤 5:汽液共存区的特征
汽液共存区的特征是:在此区域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只有体积在变化。
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是温度高于临界温度(T>Tc)且压力高于临界压力(p>p_c)。
步骤 2:临界点的数学特征
临界点C的数学特征是:在临界点处,二阶导数为零,即
$({\sigma }^{2}P/{{\sigma }^{2}})=0(在{C}_{min})$
步骤 3:饱和液相线和饱和汽相线的特征
饱和液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气泡的那个点的连线;饱和汽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液滴点(或露点)那个点的连线。
步骤 4:过冷液体区和过热蒸气区的特征
过冷液体区的特征是:给定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泡点温度。过热蒸气区的特征是:给定压力下蒸气的温度高于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步骤 5:汽液共存区的特征
汽液共存区的特征是:在此区域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只有体积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