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概念和含义-|||-(1)概念:在101 kPa时,1mol 纯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 k/mol 或 cdot (mol)^-1 ___。-|||-注意:完全燃烧时,可燃物中的碳元素变为-|||-CO2(g),氢元素变为H2O(1),硫元素变为SO2(g)。-|||-(2)含义:在25℃和101 kPa时,H 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表示该条件下,1 mol H2 (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285.8 kJ。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见上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热的概念和含义,需掌握燃烧热的定义条件、产物形态要求,以及如何正确理解燃烧热的数值意义。
解题核心思路:
- 燃烧热的定义:明确燃烧热的三要素——101 kPa条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
- 产物形态要求:注意题目中对碳、氢、硫元素完全燃烧产物的状态(如H₂O为液态)。
- 燃烧热的含义:结合具体数值(如H₂的燃烧热),理解其表示的物理意义,强调物质的量与热量的对应关系。
破题关键点:
- 单位与状态: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产物状态需符合题目要求(如H₂O为液态)。
- 完全燃烧标准:燃烧产物需符合元素对应氧化物的稳定状态(如C→CO₂气体,H→H₂O液体)。
第(1)题:概念
定义要点
燃烧热的定义包含三个关键点:
- 外界条件:必须在101 kPa(标准大气压)下测定。
- 物质要求:必须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
- 产物要求:生成的产物需为指定状态(如H₂O为液态)。
注意事项
- 元素对应产物:
- 碳元素→CO₂(气态)
- 氢元素→H₂O(液态)
- 硫元素→SO₂(气态)
第(2)题:含义
数值解读
以H₂的燃烧热为例:
- 条件:25 ℃、101 kPa(标准状况)。
- 物质的量:1 mol H₂(气态)完全燃烧。
- 产物与热量: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85.8 kJ热量。
易错点
- 单位匹配:燃烧热的单位kJ/mol与“1 mol物质”对应,不可省略单位。
- 状态影响:若产物H₂O为气态,放出的热量会减少(因液态水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