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write-homewrite-home-active首页
  • icon-chaticon-chat-activeAI 智能助手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首页
/
教育
题目

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索黄泽智 曾铁功 马新华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高专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探究适合高专医 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考试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试 模式的具体措施和设想,以促进高专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关键词:医学教育;考试模式;创新能力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 德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几千年来,考试之所以能延续不衰,是因为考 试是人们迄今创造的测量人的知识和智能所用方法中,比较客观、公正、准确、 高效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评价、诊断和反馈、预测、激励、选拔等功能。但随着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高等 教育中原僵化、单一的考试办法与考试制度已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 养,改革现有高等教育考试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高专医学教育出发,试图探索 一种适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考试模式,以达到教学与考试相互支 撑、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1.1考试功能异化。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 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视分数的多少,不去探究分数体现的价值。这 就出现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局面,有的甚至在考试中作弊以求 高分。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甚至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 能力。1.2在考试方式上,重期末、轻平时,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 不分课程主次,一律采用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引发学生不思进取,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读书、读死书”,走 向“应试”歧途。1.3在考试形式上,基本上不分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的 考试形式,而对于开卷考试、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 究与实践》(2006-205)资助。[作者简介]黄泽智(1964—),男,大学本科,教授,医学检验系主任,主耍从事医学检验教学与研究。 考试形式采用较少。高等医学教育中的许多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考试的成绩不 一定能反映出教学的状况,单一化的考试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 人才的要求。1.4在考试内容上,依附于教材。教材是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 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 法不断涌现,可教材永远落后于临床,两者不相匹配。传统的考试以课堂、教师、 教材为中心命题,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上,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1.5考试命题简单、标准化。标准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 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和误差分。但传统考试题型的标准化,只要求学生 回答“是什么”,而不涉及“为什么”,只重视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且考试题目往往随意性较强,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学生 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1.6在成绩的评价上,将考试成绩绝对化。有些高校在评奖、评优上,分数 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重分数、轻素质,重全面、轻个性,使考试成了名副其 实的“指挥棒”,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1.7考试反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就意味 着这门课程的结束,而不是通过考试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和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 差距与不足进行认真和系统地分析,不能达到以考促教、促学的目的。2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新模式的探索2.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考试是教学 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非目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检验目标实 现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 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考试观,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 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因此,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改革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 为先导,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能够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检 验与鉴定功能,有利于促进和客观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教育教学考试模式。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以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2.2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综合素质。因此,应适当提高主观题、分析题、综合题的分量,这些题型恰好 能弥补客观题的缺陷,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3结合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形式的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是促 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 象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科学、合理评判学生学业成绩,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 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如采用笔试、口试、答辩、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 习操作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考核。并着重考核“考不出”的能力,如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恰是医学专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2.4构建综合性动态考试模式。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合理应用多种形 式进行全过程、立体式、动态的考核,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有机结合,强 化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督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作业、实验报告、提 问、讨论、阶段测验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段考核,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权重,引导学 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平时的努力与知识的积累,而非已往的临考突击,“一 纸定音”。2.5加强考务管理工作,实施教考分离。目前,多数高专院校因受条件限制, 没有实行真正的“教考分离”,课程考试的命题都由任课教师负责,往往是教什 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且命题随意性较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考试的管 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 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必须加强试题库建设,在命题时,应遵循科 学、全面、系统、标准、可行等原则,应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2.6成绩评价科学化。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 用。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只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的度量,并不完全 代表该生所具有的智能水平。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应坚持“六结合、六为 主”的原则,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以期末为主;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 相结合,以实践技能为主;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以课内为主;开卷成绩 与闭卷成绩相结合,以开卷或闭卷为主;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相结合,以笔试或 口试为主;书面成绩与其它方式考核成绩相结合,以书面为主。特别是在成绩评 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予较大的权重⑴。2.7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考试的现代化。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 体的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步完善,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el。我们可 充分发挥其在考试工作的作用,如可利用计算机评阅非标准化试题这一技术,建 立智能化题库系统,推行智能化自主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按照统一的 难度,自己主题、自我考试,达到灵活测评的目的,实现学生的自主考试。同时, 也大大降低了过程性考试的成本,提高考试的效率和质量。2.8加强试卷分析,建立考试信息反馈机制。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也 是抓好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考试方式、 试题难度、内容分配、成绩分布、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情况、教与学中存在 的问题等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这对提高考试质量、改 进考试设计、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大有裨益,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反馈调控 功能。课程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将考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 程,通过全面、丰富的考试内容,全程性、全方位、立体化的考试方式,达到对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发挥考 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高专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黄泽智 曾铁功 马新华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高专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探究适合高专医 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考试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试 模式的具体措施和设想,以促进高专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医学教育;考试模式;创新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 德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几千年来,考试之所以能延续不衰,是因为考 试是人们迄今创造的测量人的知识和智能所用方法中,比较客观、公正、准确、 高效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评价、诊断和反馈、预测、激励、选拔等功能。但随着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高等 教育中原僵化、单一的考试办法与考试制度已严重制约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 养,改革现有高等教育考试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从高专医学教育出发,试图探索 一种适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的考试模式,以达到教学与考试相互支 撑、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弊端

1.1考试功能异化。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 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视分数的多少,不去探究分数体现的价值。这 就出现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局面,有的甚至在考试中作弊以求 高分。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甚至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 能力。

1.2在考试方式上,重期末、轻平时,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 不分课程主次,一律采用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引发学生不思进取,平时不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读书、读死书”,走 向“应试”歧途。

1.3在考试形式上,基本上不分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的 考试形式,而对于开卷考试、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6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 究与实践》(2006-205)资助。

[作者简介]黄泽智(1964—),男,大学本科,教授,医学检验系主任,主耍从事医学检验教学与研究。 考试形式采用较少。高等医学教育中的许多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考试的成绩不 一定能反映出教学的状况,单一化的考试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 人才的要求。

1.4在考试内容上,依附于教材。教材是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 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方 法不断涌现,可教材永远落后于临床,两者不相匹配。传统的考试以课堂、教师、 教材为中心命题,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上,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

1.5考试命题简单、标准化。标准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 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和误差分。但传统考试题型的标准化,只要求学生 回答“是什么”,而不涉及“为什么”,只重视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且考试题目往往随意性较强,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学生 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

1.6在成绩的评价上,将考试成绩绝对化。有些高校在评奖、评优上,分数 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重分数、轻素质,重全面、轻个性,使考试成了名副其 实的“指挥棒”,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

1.7考试反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就意味 着这门课程的结束,而不是通过考试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和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 差距与不足进行认真和系统地分析,不能达到以考促教、促学的目的。

2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新模式的探索

2.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考试是教学 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非目的。考试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检验目标实 现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 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考试观,不要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 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因此,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改革要以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 为先导,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能够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检 验与鉴定功能,有利于促进和客观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的教育教学考试模式。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以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

2.2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内容除了课程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综合素质。因此,应适当提高主观题、分析题、综合题的分量,这些题型恰好 能弥补客观题的缺陷,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3结合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形式的丰富和方法的多样是促 使传统教育思想转变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 象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科学、合理评判学生学业成绩,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 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如采用笔试、口试、答辩、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 习操作等多形式多渠道进行考核。并着重考核“考不出”的能力,如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 这些考不出的能力,却恰是医学专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

2.4构建综合性动态考试模式。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合理应用多种形 式进行全过程、立体式、动态的考核,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有机结合,强 化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督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作业、实验报告、提 问、讨论、阶段测验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段考核,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权重,引导学 生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平时的努力与知识的积累,而非已往的临考突击,“一 纸定音”。

2.5加强考务管理工作,实施教考分离。目前,多数高专院校因受条件限制, 没有实行真正的“教考分离”,课程考试的命题都由任课教师负责,往往是教什 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且命题随意性较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考试的管 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 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考分离”,必须加强试题库建设,在命题时,应遵循科 学、全面、系统、标准、可行等原则,应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

2.6成绩评价科学化。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 用。学生在某一次考试中所得的分数,只表示他对该课程掌握的度量,并不完全 代表该生所具有的智能水平。因此,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应坚持“六结合、六为 主”的原则,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以期末为主;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 相结合,以实践技能为主;课内成绩与课外成绩相结合,以课内为主;开卷成绩 与闭卷成绩相结合,以开卷或闭卷为主;笔试成绩与口试成绩相结合,以笔试或 口试为主;书面成绩与其它方式考核成绩相结合,以书面为主。特别是在成绩评 定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予较大的权重⑴。

2.7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考试的现代化。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 体的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步完善,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el。我们可 充分发挥其在考试工作的作用,如可利用计算机评阅非标准化试题这一技术,建 立智能化题库系统,推行智能化自主考试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按照统一的 难度,自己主题、自我考试,达到灵活测评的目的,实现学生的自主考试。同时, 也大大降低了过程性考试的成本,提高考试的效率和质量。

2.8加强试卷分析,建立考试信息反馈机制。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也 是抓好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每门课程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考试方式、 试题难度、内容分配、成绩分布、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情况、教与学中存在 的问题等必须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这对提高考试质量、改 进考试设计、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大有裨益,实现考试对教与学双方面的反馈调控 功能。

课程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将考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 程,通过全面、丰富的考试内容,全程性、全方位、立体化的考试方式,达到对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发挥考 试“指挥棒”的作用,推动高专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题目解答

答案

参考文献

1王建军,许鹏奎.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社科纵横,2003, (3): 72, 78.

2王秦辉.高等学校考试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 70 (6): 106-108.

相关问题

  • 学校有三届本科毕业生且当年未被限制招生,就一定能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A 对B 错

  •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中没有对办学思路和与领导能力的考察。()A. 对B. 错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考察中,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评价不需要关注设备是否在用。()A. 对B. 错

  • “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指标中要求学校搭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的平台,学生参与面要()。A. 根据学校情况而定B. 适中C. 窄D. 广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滇西片区六大精准帮扶项目之一。()A. 对B. 错

  •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A. 正确B. 错误

  • 评价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时,不需要考察二级教学单位及专业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数量及比例情况。( )A 对B 错

  • 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 ),有着重要的作用。A. 言行举止B. 音容笑貌C. 形象气质

  • 合格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仅是以评促建,不涉及其他方面。()A. 对B. 错

  • 判断题(共10题,10.0分)43. (1.0分)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考察中,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评价不需要抽查原始凭证。()

  • 教师队伍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 )A. 对B. 错

  • 结业学生离校后()年内可重修考试,经考试合格者,可向提出换发毕业证书申请。A. 3年B. 2年C. 5年D. 4年员会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依据:()A. 家庭经济因素B. 特殊群体因素C.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D. 突发状况因素E. 学生消费因素F. 其它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因素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健全题开始义教育基地的认定、保护、管理制度,制定(),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管理、利用的指导和监督。A.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用利用规划B.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规范规划C.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行维护规划D.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利用规划

  • 计算就业率时,就业毕业生数包括签约人数、升学人数、自主创业人数和出国出境留学人数。()A. 对B. 错

  • 在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中要求()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A. 55%B. 50%C. 45%D. 40%

  • 评估中“立德树人”的体现包括()。A. 教师评聘以科研成果为主B. 三全育人体系建设C. 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积极性D. 办学方向符合国家要求E.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

  • 评价专职辅导员师生比时,需考察( )。A. 学校总体专职辅导员数量情况,掌握人员配备规模B. 分教学单位专职辅导员数量情况,合理分配资源C. 学校辅导员师生比及分教学单位辅导员师生比情况,评估配备合理性D. 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保障育人效果E. 辅导员独立承担班级管理任务情况,履行工作职责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央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认定、保护、管理制度,制定(),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管理、利用的指导和监督。A.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用利用规划B.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规范规C.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行维护规划D.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利用规划

  • 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因与爱国主义教育关联性不大,可以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A. 正确B. 错误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