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A. 口头B. 书面C. 书面或口头D. 书面和口头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A. 口头
- B. 书面
- C. 书面或口头
- D. 书面和口头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民法典》中关于意定监护制度的规定,重点在于明确监护协议的形式要求。
解题核心:根据《民法典》第33条,意定监护的设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是法律对监护协议效力的强制性要求。关键点在于区分意定监护与其他民事行为的形式差异,明确法律对监护关系的严格规范。
根据《民法典》第33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设立监护协议时,必须通过书面形式明确监护人。原因如下:
- 法律强制性规定:监护关系涉及个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全面保护,需确保协议内容的严谨性和不可否认性,因此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排除口头形式:若允许口头协议,可能导致意思表示模糊或事后争议,无法保障监护关系的稳定性。
- 书面形式的确定性:书面形式便于留存证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符合法律对监护协议的实质要求。
选项分析:
- A. 口头:不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排除。
- B. 书面:符合《民法典》第33条要求,正确。
- C. 书面或口头:包含无效形式,排除。
- D. 书面和口头:表述不准确,法律未要求同时使用两种形式,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