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二次转酯反应中A. 第一次转酯反应由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B. 第二次转酯反应由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C. 内含子中的分支点是GD. 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
二次转酯反应中
A. 第一次转酯反应由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B. 第二次转酯反应由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C. 内含子中的分支点是G
D. 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
题目解答
答案
ABD
A. 第一次转酯反应由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B. 第二次转酯反应由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D. 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
A. 第一次转酯反应由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B. 第二次转酯反应由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D. 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
解析
步骤 1:理解转酯反应的定义和过程
转酯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酯基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在RNA剪接过程中,二次转酯反应是通过两个连续的转酯反应来去除内含子并连接外显子的过程。
步骤 2:分析第一次转酯反应
第一次转酯反应中,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导致内含子的5'端与第一个外显子分离。这一步骤是通过分支点的2'-OH作为亲核试剂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来实现的。
步骤 3:分析第二次转酯反应
第二次转酯反应中,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导致内含子的3'端与第二个外显子分离。这一步骤是通过第一个外显子的3'-OH作为亲核试剂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来实现的。
步骤 4:分析内含子的分支点
内含子中的分支点通常是一个腺苷酸(A),而不是G。分支点的腺苷酸在转酯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提供了2'-OH来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步骤 5:分析内含子的结构
在转酯反应过程中,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于内含子的5'端和3'端在转酯反应中被分离,而内含子的中间部分则形成了一个套索状的环。
转酯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酯基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在RNA剪接过程中,二次转酯反应是通过两个连续的转酯反应来去除内含子并连接外显子的过程。
步骤 2:分析第一次转酯反应
第一次转酯反应中,分支点的2'-OH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导致内含子的5'端与第一个外显子分离。这一步骤是通过分支点的2'-OH作为亲核试剂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来实现的。
步骤 3:分析第二次转酯反应
第二次转酯反应中,第一个外显子的3'-OH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导致内含子的3'端与第二个外显子分离。这一步骤是通过第一个外显子的3'-OH作为亲核试剂攻击3'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来实现的。
步骤 4:分析内含子的分支点
内含子中的分支点通常是一个腺苷酸(A),而不是G。分支点的腺苷酸在转酯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它提供了2'-OH来攻击5'连接点的磷酸二酯键。
步骤 5:分析内含子的结构
在转酯反应过程中,内含子形成套索状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于内含子的5'端和3'端在转酯反应中被分离,而内含子的中间部分则形成了一个套索状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