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 分析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 〔2〕 说明室温下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 〔3〕 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和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I、II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I Ⅱ-|||-i-|||-i-|||-α-|||-A 5 20 50 80 90 B
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 分析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 〔2〕 说明室温下I、II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 〔3〕 如果希望得到共晶组织和5%的β初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I、II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

题目解答
答案
请根据所附二元共晶相图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分析合金 I 、 II 的平衡结晶过程,并绘出冷却曲线;
2〕 说明室温下 I 、 II 的相和组织是什么?并计算出相和组织的相对含量;
3〕如果希望得到室温组织为共晶组织和 5% 的 β 初 的合金,求该合金的成分;
4〕分析在快速冷却条件下, I 、 II 两合金获得的组织有何不同。

答:〔 〕

〔 2 〕 I : α 初 + β II
,相组成与组织组成比例相同II : β 初 +〔 α + β 〕 共 + β II 〔忽略〕

〔 3 〕设所求合金成分为 x

〔 4 〕 I 合金在快冷条件下可能得到少量的共晶组织,且呈现离异共晶的形态,合金中的 β II 量会减少,甚至不出现;
II 合金在快冷条件下 β 初呈树枝状,且数量减少。共晶体组织变细小,相对量增加。
解析
二元共晶相图是分析合金结晶过程的重要工具,本题围绕该相图展开,涉及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室温相和组织判断及含量计算、特定组织成分设计,以及快速冷却对组织的影响等内容,需结合相图中液相线、固相线、共晶点等关键信息解题。
1. 合金I、II的平衡结晶过程及冷却曲线
关键思路:根据合金成分(结合相图中A、B组元含量及共晶点信息),沿冷却曲线追踪液相和固相的转变。
- 合金I(假设成分为靠近A的亚共晶或共晶附近,如题目中“5%”相关):
冷却过程:$L \to L+\alpha \to \alpha+\beta$(共晶转变)$\to \alpha+\beta_{\text{II}}$(二次析出)。
冷却曲线特征:液相线温度开始降温,至液相线时析出$\alpha$初,继续降温至共晶温度时发生$L\to\alpha+\beta$共晶转变,降温至室温时从$\alpha$中析出$\beta_{\text{II}}$。 - 合金II(假设成分为靠近B的过共晶或共晶附近,如“80%”相关):
冷却过程:$L \to L+\beta \to \beta+\text{共晶}(\alpha+\beta) \to \beta_{\text{初}}+\text{共晶}+(\alpha_{\text{II}}/\beta_{\text{II}})$(忽略二次相)。
冷却曲线特征:液相线温度开始降温,至液相线时析出$\beta$初,继续降温至共晶温度时发生$L\to\alpha+\beta$共晶转变,室温下保留$\beta$初和共晶组织。
2. 室温下相和组织及相对含量
关键思路:利用杠杆定则计算相组成物($\alpha$、$\beta$)和组织组成物($\alpha_{\text{初}}$、$\beta_{\text{初}}$、共晶)的含量。
-
合金I(假设成分为$w_{\text{B}}=20\%$,共晶点$w_{\text{B}}=50\%$,$\beta$最大溶解度$w_{\text{B}}=90\%$):
- 组织:$\alpha_{\text{初}}+$共晶$(\alpha+\beta)+\beta_{\text{II}}$(忽略$\beta_{\text{II}}$时为$\alpha_{\text{初}}+$共晶)。
- 含量计算:
共晶组织含量:$W_{\text{共晶}}=\frac{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共晶点}}=\frac{20\%-50\%}{20\%-0.05\%}\times100\%\approx17.65\%$(此处原答案公式可能笔误,应为$\frac{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共晶点}}$修正为$\frac{w_{\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A}}}$?);
$\alpha_{\text{初}}$含量:$W_{\alpha_{\text{初}}}=1-W_{\text{共晶}}\approx82.35\%$。 - 相组成:$\alpha$(含微量B)、$\beta$(含大量B),比例与组织组成近似。
-
合金II(假设成分为$w_{\text{B}}=80\%$):
- 组织:$\beta_{\text{初}}+$共晶$(\alpha+\beta)$。
- 含量计算:
$\beta_{\text{初}}$含量:$W_{\beta_{\text{初}}}=\frac{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共晶点}}=\frac{80\%-50\%}{90\%-50\%}\times100\%=75\%$?(原答案公式可能混淆,正确应为$W_{\beta_{\text{初}}}=\frac{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固相线})-\text{共晶点}}=\frac{80\%-50\%}{90\%-50\%}\times100\%=75\%$);
共晶组织含量:$W_{\text{共晶}}=1-75\%=25\%$。 - 相组成:$\alpha$(微量)、$\beta$(大量),$W_{\alpha}=\frac{w_{\text{B}}-\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固相线})-w_{\text{B}}(\text{共晶点})}\approx11.76\%$,$答案可能笔误)。
3. 获得共晶组织+5%$\beta_{\text{初}}$的合金成分
关键思路:设合金成分为$x$($w_{\text{B}}$),利用杠杆定则:$\beta_{\text{初}}$含量=$\frac{x-\text{共晶点}}{w_{\text{B}}(\text{固相线})-\text{共晶点}}=5\%$。
- 代入数据:$\frac{x-50\%}{90\%-50\%}=5\%$,解得$x=50\%+5\%\times40\%=52\%$($w_{\text{B}}=52\%$)。
4. 快速冷却对组织的影响
关键思路:快速冷却抑制扩散,导致相变提前/滞后,组织细化或形态改变。
- 合金I:快冷时共晶转变可能不完全,析出少量离异共晶($\alpha$中分散$\beta$),$\beta_{\text{II}}$因扩散不足可能减少或消失。
- 合金II:$\beta_{\text{初}}$因冷却快呈树枝状,数量减少(部分未析出),共晶组织变细小,相对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