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判断题) 6.徐某驾驶一辆大型客车(核载46人,实载51人)在长隧道行驶,追尾一辆大货车。本次事故中徐某存在客车超载的违法行为。N:错误Y:正确
(判断题) 6.徐某驾驶一辆大型客车(核载46人,实载51人)在长隧道行驶,追尾一辆大货车。本次事故中徐某存在客车超载的违法行为。 N:错误 Y:正确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逐步分析这道判断题:
---
### 题目内容:
> 徐某驾驶一辆大型客车(核载46人,实载51人)在长隧道行驶,追尾一辆大货车。本次事故中徐某存在客车超载的违法行为。
**问题:**
判断徐某是否存在客车超载的违法行为。
选项:
- N:错误
- Y:正确
---
### 解题过程:
1. **理解“核载”与“实载”的含义:**
- “核载”是指车辆允许载人的最大数量,即国家规定的安全载客上限。
- “实载”是指实际载客人数。
2. **题目给出的数据:**
- 核载:46人
- 实载:51人
3. **判断是否超载:**
- 实载人数(51人) > 核载人数(46人)
- 所以,该客车存在**超载行为**。
4. **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客车超载属于**违法行为**。
- 无论是否发生事故,只要存在超载行为,就构成违法。
5. **是否与事故有关:**
- 题目中虽然提到“追尾一辆大货车”,但问题明确问的是“是否存在客车超载的违法行为”。
- 事故的发生与否不影响对超载行为的违法性判断。
---
### 结论:
徐某驾驶的客车确实存在**超载行为**,且该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
### 正确答案:
$$
\boxed{Y}
$$
解析
本题考查对客车超载违法行为的判断能力。关键在于理解核载人数与实载人数的概念,并明确超载行为的法律性质。无论是否发生交通事故,只要实际载客超过核定人数,即构成违法行为。
-
核载与实载的定义
- 核载人数:车辆行驶证上核定的最高载客数(本题中为46人)。
- 实载人数:车辆实际载客数(本题中为51人)。
-
判断是否超载
实载人数(51人) > 核载人数(46人),因此存在超载行为。 -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客车超载属于违法行为,与是否发生事故无关。 -
排除干扰因素
题目中提到“追尾大货车”,但问题仅聚焦于超载行为本身,因此事故原因不影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