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7-1 指出下列各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数F。-|||-(1)液体水与水蒸气成平衡;-|||-(2)25℃时,KNO3(s)与其水溶液平衡共存;-|||-(3)在真空容器中加入足量的NH4I(s)),分解为NH3(g)和HI(g)达平衡;-|||-(4)一定温度下,真空容器中加入足量的MgCO3(s),分解为MgO(s)和CO2(g)后达到平衡;-|||-(5)任意量的NH3(g)和HCl(g)混合系统中, (H)_(3)(g)+HCl(g)leftharpoons N(H)_(4)Cl(s) 达到平衡;-|||-(6)真空容器中加入足量的NH2COONH 4(s),分解为NH3(g)和CO2(g),达到平衡时系统压力-|||-为101.325kPa;-|||-(7)25℃时,N2(g )和O2(g)溶于乙醇的水溶液中达成平衡;-|||-(8)单质碘(固体)全部溶于互不相溶的H2O(1)与CCl4(1)中达成分配平衡;-|||-(9)N2(g)和O 2(g)溶于CH3Cl((1)与H2O(1)组成的部分互溶的溶液中达到平衡;-|||-(10)含有NaCl和蔗糖的水溶液和纯水达到渗透平衡。-|||-(10)含有 NaCl 和蔗糖的水溶液和纯水O(s) Na2 CO3·7H2 O(s)和Na2CO3·10H2 O(s)三种水合物。

题目解答
答案
见答案(1)C=1,P=2,F=1;(2)C=1,P=2,F=1;(3)C=1,P=2,F=1;(4)C=1,P=2,F=1;(5)C=1,P=2,F=1;(6)C=1,P=2,F=1;(7)C=3,P=2,F=3;(8)C=2,P=2,F=2;(9)C=3,P=2,F=3;(10)C=2,P=2,F=2
(1)C=1,P=2,F=1;(2)C=1,P=2,F=1;(3)C=1,P=2,F=1;(4)C=1,P=2,F=1;(5)C=1,P=2,F=1;(6)C=1,P=2,F=1;(7)C=3,P=2,F=3;(8)C=2,P=2,F=2;(9)C=3,P=2,F=3;(10)C=2,P=2,F=2
(1)C=1,P=2,F=1;(2)C=1,P=2,F=1;(3)C=1,P=2,F=1;(4)C=1,P=2,F=1;(5)C=1,P=2,F=1;(6)C=1,P=2,F=1;(7)C=3,P=2,F=3;(8)C=2,P=2,F=2;(9)C=3,P=2,F=3;(10)C=2,P=2,F=2
解析
步骤 1:确定组分数C
组分数C是指系统中独立的化学组分的数量。对于每个系统,我们首先确定独立的化学组分。
步骤 2:确定相数P
相数P是指系统中独立的相的数量。每个相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步骤 3:计算自由度数F
自由度数F是指系统中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数。根据相律,F = C - P + 2,其中2是温度和压力的自由度。
步骤 4:应用相律
根据相律,计算每个系统的自由度数F。
组分数C是指系统中独立的化学组分的数量。对于每个系统,我们首先确定独立的化学组分。
步骤 2:确定相数P
相数P是指系统中独立的相的数量。每个相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步骤 3:计算自由度数F
自由度数F是指系统中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数。根据相律,F = C - P + 2,其中2是温度和压力的自由度。
步骤 4:应用相律
根据相律,计算每个系统的自由度数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