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1] 原子光谱是如何产生的?答: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3-2] 什么叫激发能和电离能?答:原子从基态跃迁到发射该谱线的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该谱线的激发能。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即电离),必须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所需要的能量。[3-3] 什么是共振线?答: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3-4] 描述一个电子能态的4个量子数是哪些?[3-5] 电子数为33的As,其电子组态是什么?[3-6] 在高能态40000cm-1与低能态15000cm-1间跃迁的相应波长为多少?高能态6eV与低能态3eV间跃迁的波长为多少?答:400.3nm;413.6nm。[3-7] 光谱项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能级图?[3-8] 由J=0到J=0的跃迁是允许跃迁还是禁阻跃迁?答:禁阻跃迁。[3-9] 原子发射光谱谱线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原子光谱的谱线强度与激发能、温度和试样元素的含量有关。[3-10] 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和自蚀?答:谱线自吸是指某元素发射出的特征光由光源中心向外辐射过程中,会被处于光源边缘部分的低能级的同种原子所吸收,使谱线中心发射强度减弱,这种现象叫自吸。谱线自蚀指在自吸严重情况下, 会使谱线中心强度减弱很多, 使表现为一条的谱线变成双线形状, 这种严重的自吸称自蚀。[3-11]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什么?[14-25] 在某色谱条件下,分析只含有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及四乙基铅三组分的试样,结果如下,试用归一化法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四乙基铅相对质量校正因子1.001.651.75峰面积/cm21.501.012.82
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3-1] 原子光谱是如何产生的?
答:原子的外层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射出去,
[3-2] 什么叫激发能和电离能?
答:原子从基态跃迁到发射该谱线的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该谱线的激发能。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即电离),必须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引力而所需要的能量。
[3-3] 什么是共振线?
答:原子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其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外层电子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为共振线。
[3-4] 描述一个电子能态的4个量子数是哪些?
[3-5] 电子数为33的As,其电子组态是什么?
[3-6] 在高能态40000cm-1与低能态15000cm-1间跃迁的相应波长为多少?高能态6eV与低能态3eV间跃迁的波长为多少?
答:400.3nm;413.6nm。
[3-7] 光谱项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能级图?
[3-8] 由J=0到J=0的跃迁是允许跃迁还是禁阻跃迁?
答:禁阻跃迁。
[3-9] 原子发射光谱谱线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原子光谱的谱线强度与激发能、温度和试样元素的含量有关。
[3-10] 什么是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答:谱线自吸是指某元素发射出的特征光由光源中心向外辐射过程中,会被处于光源边缘部分的低能级的同种原子所吸收,使谱线中心发射强度减弱,这种现象叫自吸。谱线自蚀指在自吸严重情况下, 会使谱线中心强度减弱很多, 使表现为一条的谱线变成双线形状, 这种严重的自吸称自蚀。
[3-11] 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光源的作用是什么?
[14-25] 在某色谱条件下,分析只含有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及四乙基铅三组分的试样,结果如下,试用归一化法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二氯乙烷
二溴乙烷
四乙基铅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1.00
1.65
1.75
峰面积/cm2
1.50
1.01
2.82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根据
二氯乙烷的质量分数为:
二溴乙烷的质量分数为:
四乙基铅的质量分数为:
[14-26] 在14-25题中,如果在色谱图上除三组分峰外,还出现杂质峰,能否仍用归一化法定量?若用甲苯为内标物(其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为0.87),甲苯与样品的配比为1∶10,测得甲苯的峰面积为0.95cm2,三个主要组分的数据同上题,试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解:(1)不能,因为归一化法要求所有组分均流出色谱柱且产生信号。
(2)已知ms/m=1:10,根据
二氯乙烷的质量分数为:
二溴乙烷的质量分数为:
四乙基铅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