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问答题1.1)减速和变速功能——减速用以降速增扭,因为车用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较小、而转速又很高,如果将这一转速和转矩直接传给驱动车轮,车轮转速过高,且车轮产生的牵引力矩又过小,不足以克服阻力矩,使汽车无法运动,所以必须减速增扭。变速用以改变行车速度,以便与经常变化的使用条件(包括汽车的实际装载质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交通情况等)相适用,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转速范围内工作。2)实现汽车倒驶——发动机不能倒转,而在变速器内设置倒档。保证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如发动机的起动、换档、制动时,发动机不熄火,而通过分离离合器或变速器挂空档来实现汽车的短暂停歇。4)差速器的差速作用——使两驱动轮可以有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向和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两侧车轮均做纯滚动,而减轻轮胎的磨损。2.1)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四种。(1)机械式传动系。(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3)静液式(容积液压式)传动系。(4)电力式传动系。2)特点及优缺点:(1)机械传动系:A. 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总成组成。 B. 优点——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C. 缺点——重量较大,零部件较多,不适于超重型汽车。 D. (2)液力机械传动系: E. 组成——液力偶合器+机械传动系或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系 F. 特点——利用液体的循环流动的动能来传递扭矩。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大小;液力变矩器不仅能传递发动机扭矩,而且能改变扭矩的大小,由于变矩范围小,必须与机械传动系相配合,以达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G. 优点——汽车起动平稳,可降低动载荷、消除传动系扭转振动,操纵简单。 缺点——机械效率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应用——应用于超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械、高级小轿车和城市公共汽车。 (3)液力传动系(容积液压式): 组成——发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驱动桥或直接 安装在车轮上。 特点——可实现无级变速,可取消机械传动系的所有部件,离地间隙大,通过 能力强。 缺点——传动效率低,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 (4)电力传动系 特点——发动机带动交流发电机,经全波整流后,把直流电供给与车轮相连 的直流串激电动机。 优点——可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大,传动系简单(无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 行驶平稳,冲击小,寿命长,效率低,重量大。 应用——超重型自卸车。 3.1)有四种,即发动机前置一后驱动;前置一前驱动;后置一后驱动;前置—全驱动。 2)优缺点: (1)前置一后驱动: 优点——发动机冷却好,操纵方便,牵引力大(后桥负荷大,附着力增加)。 缺点——传动系较长,重量增加。 应用——般车辆多采用。 (2)前置一前驱动: 优点——传动系短,布置紧凑,无传动轴,地板高度降低,行驶稳定性好。 (3)后置一后驱动: 优点——轴荷分配合理(后桥附着重量增加),转向轻快,车厢有效面积增大, 重心低(无传动轴),行驶平稳,车噪声小。 缺点——发动机冷却不良;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复杂。 应用——多用于大客车上。 (4)前置一全驱动: 优点——充分利用车轮与地面的附着性能,牵引力矩较大,越野性能较好。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转向沉重。 应用——越野汽车。 4.1)4×4汽车的前桥除作为转向桥外,还是驱动桥。 2)在变速器与两驱动桥之间设置有分动器,并且相应增设了自分动器通向前驱动桥 的万向传动装置。当分动器不与变速器直接连接且相距较远时,二者之间也需要采用万向 传动装置。 5.1)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所组成。 2)各装置的作用: (1)离合器:它可以切断或接合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起到下述三个作用:1)保证汽 车平稳起步;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过载。 (2)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所组成。作用: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 件,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耗油率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3)万向传动装置由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作用: 变夹角传递动力,即传递轴线相交但相互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 (4)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主减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动力由纵向传来,通过主减 速器,横向传给驱动轮)。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两驱动轮产生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弯或在不平的 路面上行驶。 半轴的作用: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
二、问答题
1.1)减速和变速功能——减速用以降速增扭,因为车用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较小、而转速又很高,如果将这一转速和转矩直接传给驱动车轮,车轮转速过高,且车轮产生的牵
引力矩又过小,不足以克服阻力矩,使汽车无法运动,所以必须减速增扭。变速用以改变行车速度,以便与经常变化的使用条件(包括汽车的实际装载质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交通情况等)相适用,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转速范围内工作。
2)实现汽车倒驶——发动机不能倒转,而在变速器内设置倒档。保证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
3)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如发动机的起动、换档、制动时,发动机不熄火,而通过分离离合器或变速器挂空档来实现汽车的短暂停歇。
4)差速器的差速作用——使两驱动轮可以有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向和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两侧车轮均做纯滚动,而减轻轮胎的磨损。
2.1)汽车传动系的型式有四种。
(1)机械式传动系。
(2)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3)静液式(容积液压式)传动系。
(4)电力式传动系。
2)特点及优缺点:
(1)机械传动系:
A. 组成——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总成组成。B. 优点——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C. 缺点——重量较大,零部件较多,不适于超重型汽车。
D. (2)液力机械传动系:
E. 组成——液力偶合器+机械传动系或液力变矩器+机械传动系
F. 特点——利用液体的循环流动的动能来传递扭矩。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大小;液力变矩器不仅能传递发动机扭矩,而且能改变扭矩的大小,由于变矩范围小,必须与机械传动系相配合,以达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G. 优点——汽车起动平稳,可降低动载荷、消除传动系扭转振动,操纵简单。
缺点——机械效率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应用——应用于超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械、高级小轿车和城市公共汽车。
(3)液力传动系(容积液压式):
组成——发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驱动桥或直接
安装在车轮上。
特点——可实现无级变速,可取消机械传动系的所有部件,离地间隙大,通过
能力强。
缺点——传动效率低,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
(4)电力传动系
特点——发动机带动交流发电机,经全波整流后,把直流电供给与车轮相连
的直流串激电动机。
优点——可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大,传动系简单(无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
行驶平稳,冲击小,寿命长,效率低,重量大。
应用——超重型自卸车。
3.1)有四种,即发动机前置一后驱动;前置一前驱动;后置一后驱动;前置—全驱动。
2)优缺点:
(1)前置一后驱动:
优点——发动机冷却好,操纵方便,牵引力大(后桥负荷大,附着力增加)。
缺点——传动系较长,重量增加。
应用——般车辆多采用。
(2)前置一前驱动:
优点——传动系短,布置紧凑,无传动轴,地板高度降低,行驶稳定性好。
(3)后置一后驱动:
优点——轴荷分配合理(后桥附着重量增加),转向轻快,车厢有效面积增大,
重心低(无传动轴),行驶平稳,车噪声小。
缺点——发动机冷却不良;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复杂。
应用——多用于大客车上。
(4)前置一全驱动:
优点——充分利用车轮与地面的附着性能,牵引力矩较大,越野性能较好。
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转向沉重。
应用——越野汽车。
4.1)4×4汽车的前桥除作为转向桥外,还是驱动桥。
2)在变速器与两驱动桥之间设置有分动器,并且相应增设了自分动器通向前驱动桥
的万向传动装置。当分动器不与变速器直接连接且相距较远时,二者之间也需要采用万向
传动装置。
5.1)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所组成。
2)各装置的作用:
(1)离合器:它可以切断或接合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起到下述三个作用:1)保证汽
车平稳起步;2)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过载。
(2)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所组成。作用: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
件,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耗油率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3)万向传动装置由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作用:
变夹角传递动力,即传递轴线相交但相互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
(4)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主减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动力由纵向传来,通过主减
速器,横向传给驱动轮)。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两驱动轮产生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弯或在不平的
路面上行驶。
半轴的作用: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
题目解答
答案
a .组成 —— 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 (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 ) 等总成组成。 b .优点 —— 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c .缺点 —— 重量较大,零部件较多,不适于超重型汽车。 (2) 液力机械传动系: a .组成 —— 液力偶合器 + 机械传动系或液力变矩器 + 机械传动系 b .特点 —— 利用液体的循环流动的动能来传递扭矩。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大小;液力变矩器不仅能传递发动机扭矩,而且能改变扭矩的大小,由于变矩范围小,必须与机械传动系相配合,以达到降速增扭的目的。 c .优点 —— 汽车起动平稳,可降低动载荷、消除传动系扭转振动,操纵简单。 d .缺点 —— 机械效率低,结构复杂,重量大,成本高。 e .应用 —— 应用于超重型自卸车、装载机械、高级小轿车和城市公共汽车。 (3) 液力传动系 ( 容积液压式 ) : a .组成 —— 发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驱动桥或直接 安装在车轮上。 b .特点 —— 可实现无级变速,可取消机械传动系的所有部件,离地间隙大,通过 能力强。 c .缺点 —— 传动效率低,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 (4) 电力传动系 a .特点 —— 发动机带动交流发电机,经全波整流后,把直流电供给与车轮相连 的直流串激电动机。 b .优点 —— 可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大,传动系简单 ( 无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 ) , 行驶平稳,冲击小,寿命长,效率低,重量大。 c .应用 —— 超重型自卸车。 3 . 1) 有四种,即发动机前置一后驱动;前置一前驱动;后置一后驱动;前置 — 全驱动。 2) 优缺点: (1) 前置一后驱动: 优点 —— 发动机冷却好,操纵方便,牵引力大 ( 后桥负荷大,附着力增加 ) 。 缺点 —— 传动系较长,重量增加。 应用 —— 般车辆多采用。 (2) 前置一前驱动: 优点 —— 传动系短,布置紧凑,无传动轴,地板高度降低,行驶稳定性好。 (3) 后置一后驱动: 优点 —— 轴荷分配合理 ( 后桥附着重量增加 ) ,转向轻快,车厢有效面积增大, 重心低 ( 无传动轴 ) ,行驶平稳,车噪声小。 缺点 —— 发动机冷却不良;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复杂。 应用 —— 多用于大客车上。 (4) 前置一全驱动: 优点 —— 充分利用车轮与地面的附着性能,牵引力矩较大,越野性能较好。 缺点 —— 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转向沉重。 应用 —— 越野汽车。 4 . 1)4 × 4 汽车的前桥除作为转向桥外,还是驱动桥。 2) 在变速器与两驱动桥之间设置有分动器,并且相应增设了自分动器通向前驱动桥 的万向传动装置。当分动器不与变速器直接连接且相距较远时,二者之间也需要采用万向 传动装置。 5 . 1) 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 ( 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 ) 所组成。 2) 各装置的作用: (1) 离合器:它可以切断或接合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起到下述三个作用: 1) 保证汽 车平稳起步; 2) 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 3) 防止传动系过载。 (2) 变速器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所组成。作用: a.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 件,并使发动机在有利 ( 功率较高而耗油率较低 ) 的工况下工作; b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c .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3) 万向传动装置由十字轴、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作用: 变夹角传递动力,即传递轴线相交但相互位置经常变化的两轴之间的动力。 (4)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组成。 a .主减速器的作用:降速增扭;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 动力由纵向传来,通过主减 速器,横向传给驱动轮 ) 。 b .差速器的作用:使左右两驱动轮产生不同的转速,便于汽车转弯或在不平的 路面上行驶。 c .半轴的作用:在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