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1-1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含哪些方面 ?所谓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所显示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 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2 什么是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他们在工程应 用上有什么意义?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 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意义在于: 在一般机械零件在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 零件精度降 低 或其它零件的相对配合受到影响而造成失效,所以屈服强度就成为零件设计 时的主要依据之一。抗拉强度的意义在于: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 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 因此,抗拉强度就是材料的断裂 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之一。1-3 什么是塑性?在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拉伸 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1-4 什么是硬度?指出测定金属硬度的常用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生产中测定硬度最常用的 方法有是压入法,应用较多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布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 因压痕面积较大, 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材料的平均硬度,故实验结果较精确, 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经 理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 压痕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试验数据稳定, 重复性 强。其缺点是对不同材料需要换不同直径的压头和改变试验力, 压痕直径的测量 也比较麻烦;因压痕大,不以测试成品和薄片金属的硬度。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 操作循序简便,硬度值可直接读出; 压痕和较小, 可在工件上进行试验; 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定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厚薄不一的式样 的硬度,因而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其缺点是:因压痕较小,对组织比较粗 大且不均匀的材料, 测得的结果不够准确; 此外, 用不同标尺测得的硬度值彼此 没有联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图3-3 45钢的室温平衡组织(铁素体 +珠光体P)⏺图3-4 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 P +渗碳体FeaC)(3)计算室温下45钢T12钢的平衡组织中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应用杠杆定律计算45钢中铁素体a和珠光体P的相对量,选择a +丫二相区,共析温度727OC⏺⏺T12 钢的 Q a=(2.11-1.2)/ (2.11-0.0218)=33.9%Q P=1-33.9%=66.1%(4)计算鉄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最大的相对量。WFe3cn =(2.11-0.77)/(6.69-0.8)*100%=23%W Fe3c 皿=0.02/6.69*100%=33%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为 22 . 6 % ,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为 0.33%(5)应用相图解释下列现象:1钢柳丁一般用低碳钢合成; 钢柳丁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所以钢柳丁一般要求用低碳钢合成。2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 (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时却用钢丝绳 (60 钢 65 钢 70 刚等组成);亚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77%)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 光体,低碳钢丝(碳的质量分数在 0.0218%〜0.25%)组织中铁素体的比例大, 所以低碳钢丝塑性、韧性好,绑扎物件时,易于操作;而 60 钢、 65 钢、70 钢 等组织中珠光体的量多,所以强度,适于作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3T8钢的强度高于T12钢的强度。强度〉T12钢,因为强度是一个组织敏感量,当含碳量超过 0.9%以后,二 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将珠光体分割开,因此强度下降。3-6 现有两种鉄碳合金, 其中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 75%,铁素体量 占 25%;另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 92%,二次渗碳体量占 8%,这 两种合金各属于哪一类合金?其含碳量各为多少?
第一章 材料的性能
1-1 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含哪些方面 ?
所谓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所显示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 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2 什么是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他们在工程应 用上有什么意义?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 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 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的意义在于: 在一般机械零件在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 零件精度降 低 或其它零件的相对配合受到影响而造成失效,所以屈服强度就成为零件设计 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抗拉强度的意义在于: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 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 因此,抗拉强度就是材料的断裂 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1-3 什么是塑性?在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
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拉伸 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1-4 什么是硬度?指出测定金属硬度的常用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生产中测定硬度最常用的 方法有是压入法,应用较多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 因压痕面积较大, 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材料
的平均硬度,故实验结果较精确, 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经 理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 压痕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试验数据稳定, 重复性 强。其缺点是对不同材料需要换不同直径的压头和改变试验力, 压痕直径的测量 也比较麻烦;因压痕大,不以测试成品和薄片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 操作循序简便,硬度值可直接读出; 压痕和较小, 可在工件上进行试验; 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定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厚薄不一的式样 的硬度,因而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其缺点是:因压痕较小,对组织比较粗 大且不均匀的材料, 测得的结果不够准确; 此外, 用不同标尺测得的硬度值彼此 没有联系,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
图3-3 45钢的室温平衡组织(铁素体 +珠光体P)
⏺
图3-4 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 P +渗碳体FeaC)
(3)计算室温下45钢T12钢的平衡组织中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量
应用杠杆定律计算45钢中铁素体a和珠光体P的相对量,选择a +丫二相
区,共析温度727OC
⏺
⏺
T12 钢的 Q a=(2.11-1.2)/ (2.11-0.0218)=33.9%
Q P=1-33.9%=66.1%
(4)计算鉄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最大的相对量。
WFe3cn =(2.11-0.77)/(6.69-0.8)*100%=23%
W Fe3c 皿=0.02/6.69*100%=33%
二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为 22 . 6 % ,三次渗碳体的最大百分含量为 0.33%
(5)应用相图解释下列现象:
1钢柳丁一般用低碳钢合成; 钢柳丁一般要求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所以钢柳丁一般要求用低碳钢合成。
2绑扎物件一般用铁丝 (镀锌低碳钢丝),而起重机吊重物时却用钢丝绳 (60 钢 65 钢 70 刚等组成);
亚共析钢(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77%)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加珠 光体,低碳钢丝(碳的质量分数在 0.0218%〜0.25%)组织中铁素体的比例大, 所以低碳钢丝塑性、韧性好,绑扎物件时,易于操作;而 60 钢、 65 钢、70 钢 等组织中珠光体的量多,所以强度,适于作起重机吊重物用的钢丝绳。
3T8钢的强度高于T12钢的强度。
强度〉T12钢,因为强度是一个组织敏感量,当含碳量超过 0.9%以后,二 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将珠光体分割开,因此强度下降。
3-6 现有两种鉄碳合金, 其中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 75%,铁素体量 占 25%;另一种合金的显微,组织中珠光体量占 92%,二次渗碳体量占 8%,这 两种合金各属于哪一类合金?其含碳量各为多少?
题目解答
答案
答:第一种是亚共析钢, 含碳量为 0.0218%到 0.77%之间, 后面一种是过共 析钢碳含量为 0.77%到 2.11%。
3-7 现有形状 尺寸完全相同的 4 块平衡状态的鉄碳合金,他们的含碳量分别为 w(C)=0.2% 、w(C)=0.4% 、 w(C)=1.2% 、 w(C)=3.5%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 可用那些办法来区别他们?
答:第一种:根据金相实验铁碳相图来区别它们: 含碳量分别为 w(C)=0.2% 的鉄碳合金金相中全部是单相的 a相。而含碳量分别为 W(C)=0.4%的鉄碳合金
金相由a相和珠光体(P)相组成;而含碳量分别为 W(C)=1.2%的鉄碳合金金 相由珠光体(P)相和二次渗碳体组成;而含碳量分别为w(C)=3.5%的鉄碳合金 金相主要由变态莱氏体(Ld')相和一次渗碳体相组成。
第二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铁碳合金的硬度随之增加, 分别测试其硬度, 按照其硬度大小可得其含碳量的大小。
3-8 简述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列举几种实际生产中细化铸造晶粒 的方法。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有很大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晶粒 愈细小,金属的强度、塑性、韧性及抗疲劳能力愈好,所以,细化晶粒是强 化金属材料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为了细化铸件晶粒以改善其性能,常采用以 下方法:增加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孕育处理) ;振动和搅拌。
3-9 说明金属实际凝固时,铸锭的 3 种宏观组织的形成机制。
铸锭或铸件的凝固组织通常分为表层细晶区, 柱状晶生长区和中心等轴晶三 个部分。
当高温液体浇入铸模后, 液体受到强烈冷却获得很大过冷, 又由于模具是非 均匀形核的有利位置, 因而在模壁表面上产生大量晶核, 这些晶核迅速长大至相
互接触,便形成了表层细晶区
细晶区形成的同时, 锭模温度升高,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降低, 过冷度减小, 生核速率降低, 此时长大的速度受到的影响较小。 晶核优先与散热最快方向的反 方向平行长大,形成柱状晶区。
中心等轴晶的形成, 一是柱状晶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锭模内液体的对流, 树枝 被打碎悬浮在液体中, 在铸模中心的温度过冷到熔点以下时得以任意生长。 另一 个原因是随着凝固过程的进行铸模中心的温度梯度越来越平缓, 合金很容易产生 成分过冷,大的成分过冷范围, 是柱状晶停止生长, 前方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