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生物界中唯一的遗传物质。( )答案:错误解析:2、名词解释题(25分,每题5分)1. 蛋白质三级结构答案:蛋白质的三级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包括肽链中一切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即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方式。维系三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另外二硫键在某些蛋白质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解析:空2. 整合蛋白答案:协同蛋白又称内在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例如膜结合的酶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膜受体等。解析:空3. 磷酸单酯键答案:磷酸单酯键是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相互关系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解析:空4. 最适温度。答案:复合物反应的最适温度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v=Vm时的环境温度,高于和低于此温度,酶促流畅性减小。解析:空5. 同促效应答案:同促效应是指当一个负面效应物分子与酶结合之后,影响到另一相同的效应物件分子与酶的一部位的结合。是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解析:空3、填空题(45分,每题5分)1. 阿司匹林具有消炎的功能是因为它在体内能够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的合成。答案:一种环加氧|前列腺素解析:2. 一般来说,球状蛋白质的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答案:疏水|亲水解析:3. 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暨南大学2019研]答案:离羰基最远的一个不对称解析:4. 核苷中,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碱基间的糖苷键是键,一般称之为键。答案:CN|N糖苷解析:5. 全酶由和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答案:酶蛋白|辅助因子|酶蛋白|辅助因子解析:6. 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答案:胸腺|尿解析:7. 植物激素仅仅是一些或的小分子物质,而不是稳定的调节物。答案:刺激生长|抑制生长|内环境解析:8. 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答案:螺旋|带状解析:9. DNA一级结构测定方法主要有Sanger建立的和MaxamGilbert的。Sanger法使用了一种特殊底物,称。答案: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化学降解法|双脱氧核苷三磷酸解析:4、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 某些蛋白质激酶只有在其活性中心的Ser或Thr磷酸化才有活性。有人使用定点突变的技术将上述激酶相应的Ser或Thr突变成Glu后,发现也有活性了,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人类细胞发生这样的突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答案: Ser或Thr因为磷酸化导致其构象发生变化而被激活,构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磷酸基团带有负电荷,如果Ser或Thr突变成Glu,因为Glu的侧链基团也带负电荷,而且其大小与磷酸化的Ser差不多,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构象变化,而导致酶被激活。 这种激活将会是组成型激活,因为它不像转录的Ser或Thr,可以被水解掉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所以后果将会一直导致细胞内它作用的靶蛋白的磷酸化,从而以使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细胞癌变或死亡。解析:空2. 双羟香豆素可作为抗凝血剂使用,其原理是什么?答案:双羟香豆素可以抑制肝脏微粒体维生素K循环中的环氧化物还原酶活性,从而抑制维生素K循环,而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可以促进凝血酶原的活化和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因此双羟香豆素可以作为抗凝血剂使用。解析:空3. 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酵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7个亚基组成,但是只有其中的4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由酵母核内DNA编码,那么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所需的信息来自何处?答案:除了核内DNA外,原核生物酵母细胞的线粒体内还含有成分少量DNA,这些DNA编码题中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解析:空4. 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主要起什么作用?白蛋白含量过低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答案:人体血清在血液蛋白中的含量极高,50~60,而且它也是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一种蛋白质,因此,它对血液渗透压的贡献高达80。此外白蛋白还是机体贮存中的储存蛋白,并且可以和许多种类的疏水性小分子,对这些小分子起到负载和运输的催化作用。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低,最明显的后果是造成患者的休克,因为血液的渗透压由于白蛋白的而降低。白蛋白含量过低和一些疾病及营养不良密切相关。解析:空5. 指出在pH2.5、pH3.5、pH6、pH8、pH11.4时,四种核苷酸所带的电荷数(或所带电荷数多少的比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缓冲液应取哪个pH比较合适?此时它们是向哪一极移动?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2)当要把上述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树脂柱上时,应调到什么pH? (3)如果用洗脱液对限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时,洗脱液应调到什么pH?这四种核苷酸上的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答案: 各种核苷酸带电荷情况如下表所示。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应取pH3.5的缓冲液,在该pH时,这四种单核苷酸之间所带负电荷差异较大,它们都向正极终端,但移动的速度不同,依次为: UMP>GMP>AMP>CMP (2)应取pH8.0,这样可使各核苷酸带随身带较多负电荷,利于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柱。虽然pH11.4时核苷酸内含更多的胺基酸负电荷,但pH过高对树脂不利。 (3)洗脱液应调到pH2.5。当不考虑树脂的极性吸附时洗脱顺序为 MPT>AMP>GMP>UMP (根据pH2.5时负电荷的多少来决定洗脱速度),但实际上残基和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之间存在着非极性吸附,嘌呤碱基的非极性吸附是嘧啶碱基的3倍。静电吸附与非极性吸附互相合作作用的结果使洗脱顺序为: CMP>AMP>UMP>GMP解析:空5、计算题(5分,每题5分)1. 对于一个酶(E)催化一个底物(S)生成一个产物(P)的米氏反应: 如果其中的KI=7×107s,而k-1=1×103s,k2=2×104s。 (1)Ks与Km分别为多少? (2)底物是否接近平衡或是更像一个稳态系统?答案: (1)Ks是k1k-1的比值,Ks=l.43×10-5,Km=3×10-4; (2)由于k2比k-1大20倍,所以反应系统是个稳态系统。解析:空6、论述题(5分,每题5分)1. 已知细胞质膜中脂分子组成复杂性远远超过它们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物理屏障所需程度,你认为这有什么生物学意义?答案: 细胞质膜中脂分子还可转变成传递分子,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如胞外信号分子接收器与细胞管壁G氨基酸偶联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LPLC),从而使质膜上的脂分子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则信号。IP3与内质网、线粒体特异等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使膜的通透性改变,开启Ca2+通道,储存其中的Ca2+释放到细胞溶质,使胞内Ca2+浓度升高。Ca2+再与钙调蛋白结合成为活化的复合体,然后再与钙调蛋白激酶等靶酶。 结合激活靶酶,引起分子思绪记忆等多种细胞反应;Ca2+浓度升高时,还引起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蛋白激酶C移位到皮下组织内表面被DG活化,进而使各种底物的蛋白磷酸化,从而导致细胞分泌、收缩等短期生理效应,也导致细胞增殖、分化等“长期生理效应”。解析:空7、选择题(13分,每题1分)1. 决定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的特异性的作用力是( )。A. 氢键B. 离子键C. 范德华力D. 疏水作用力答案:A解析:氢键具有方向性,它是碱基之间特异性配对的基础。2. 类固醇激素对机体的影响是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 )而实现的。A. 磷酸肌醇的级联反应B. 直接调节基因的转录C. cAMP第二信使的作用D. 激活酪氨酸激酶答案:B解析:3. 对于tRNA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tRNA通常由70~80个核苷酸组成B. 细胞内有多种tRNAC.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 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mRNA小
DNA是生物界中唯一的遗传物质。( )
答案:错误
解析:
2、名词解释题(25分,每题5分)
1. 蛋白质三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三级是指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包括肽链中一切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即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排列和组合的方式。维系三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另外二硫键在某些蛋白质中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解析:空
2. 整合蛋白
答案:协同蛋白又称内在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例如膜结合的酶类、载体蛋白、通道蛋白、膜受体等。
解析:空
3. 磷酸单酯键
答案:磷酸单酯键是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相互关系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解析:空
4. 最适温度。
答案:复合物反应的最适温度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v=Vm时的环境温度,高于和低于此温度,酶促流畅性减小。
解析:空
5. 同促效应
答案:同促效应是指当一个负面效应物分子与酶结合之后,影响到另一相同的效应物件分子与酶的一部位的结合。是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解析:空
3、填空题(45分,每题5分)
1. 阿司匹林具有消炎的功能是因为它在体内能够抑制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的合成。
答案:一种环加氧|前列腺素
解析:
2. 一般来说,球状蛋白质的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
答案:疏水|亲水
解析:
3. 判断一个糖的D型和L型是以碳原子上羟基的位置作依据。[暨南大学2019研]
答案:离羰基最远的一个不对称
解析:
4. 核苷中,核糖或脱氧核糖与碱基间的糖苷键是键,一般称之为键。
答案:CN|N糖苷
解析:
5. 全酶由和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
答案:酶蛋白|辅助因子|酶蛋白|辅助因子
解析:
6. 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答案:胸腺|尿
解析:
7. 植物激素仅仅是一些或的小分子物质,而不是稳定的调节物。
答案:刺激生长|抑制生长|内环境
解析:
8. 直链淀粉的构象为,纤维素的构象为。
答案:螺旋|带状
解析:
9. DNA一级结构测定方法主要有Sanger建立的和MaxamGilbert的。Sanger法使用了一种特殊底物,称。
答案: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化学降解法|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解析:
4、简答题(25分,每题5分)
1. 某些蛋白质激酶只有在其活性中心的Ser或Thr磷酸化才有活性。有人使用定点突变的技术将上述激酶相应的Ser或Thr突变成Glu后,发现也有活性了,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人类细胞发生这样的突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
答案: Ser或Thr因为磷酸化导致其构象发生变化而被激活,构象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磷酸基团带有负电荷,如果Ser或Thr突变成Glu,因为Glu的侧链基团也带负电荷,而且其大小与磷酸化的Ser差不多,故也可能引起类似的构象变化,而导致酶被激活。 这种激活将会是组成型激活,因为它不像转录的Ser或Thr,可以被水解掉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所以后果将会一直导致细胞内它作用的靶蛋白的磷酸化,从而以使细胞功能紊乱,甚至导致细胞癌变或死亡。
解析:空
2. 双羟香豆素可作为抗凝血剂使用,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双羟香豆素可以抑制肝脏微粒体维生素K循环中的环氧化物还原酶活性,从而抑制维生素K循环,而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可以促进凝血酶原的活化和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因此双羟香豆素可以作为抗凝血剂使用。
解析:空
3. 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酵母细胞色素氧化酶由7个亚基组成,但是只有其中的4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由酵母核内DNA编码,那么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所需的信息来自何处?
答案:除了核内DNA外,原核生物酵母细胞的线粒体内还含有成分少量DNA,这些DNA编码题中其余三种亚基的氨基酸顺序。
解析:空
4. 人体血液中的白蛋白主要起什么作用?白蛋白含量过低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案:人体血清在血液蛋白中的含量极高,50~60,而且它也是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一种蛋白质,因此,它对血液渗透压的贡献高达80。此外白蛋白还是机体贮存中的储存蛋白,并且可以和许多种类的疏水性小分子,对这些小分子起到负载和运输的催化作用。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过低,最明显的后果是造成患者的休克,因为血液的渗透压由于白蛋白的而降低。白蛋白含量过低和一些疾病及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解析:空
5. 指出在pH2.5、pH3.5、pH6、pH8、pH11.4时,四种核苷酸所带的电荷数(或所带电荷数多少的比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缓冲液应取哪个pH比较合适?此时它们是向哪一极移动?移动的快慢顺序如何? (2)当要把上述四种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树脂柱上时,应调到什么pH? (3)如果用洗脱液对限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四种核苷酸进行洗脱分离时,洗脱液应调到什么pH?这四种核苷酸上的洗脱顺序如何?为什么?
答案: 各种核苷酸带电荷情况如下表所示。 (1)电泳分离四种核苷酸时应取pH3.5的缓冲液,在该pH时,这四种单核苷酸之间所带负电荷差异较大,它们都向正极终端,但移动的速度不同,依次为: UMP>GMP>AMP>CMP (2)应取pH8.0,这样可使各核苷酸带随身带较多负电荷,利于核苷酸吸附于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柱。虽然pH11.4时核苷酸内含更多的胺基酸负电荷,但pH过高对树脂不利。 (3)洗脱液应调到pH2.5。当不考虑树脂的极性吸附时洗脱顺序为 MPT>AMP>GMP>UMP (根据pH2.5时负电荷的多少来决定洗脱速度),但实际上残基和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之间存在着非极性吸附,嘌呤碱基的非极性吸附是嘧啶碱基的3倍。静电吸附与非极性吸附互相合作作用的结果使洗脱顺序为: CMP>AMP>UMP>GMP
解析:空
5、计算题(5分,每题5分)
1. 对于一个酶(E)催化一个底物(S)生成一个产物(P)的米氏反应: 如果其中的KI=7×107s,而k-1=1×103s,k2=2×104s。 (1)Ks与Km分别为多少? (2)底物是否接近平衡或是更像一个稳态系统?
答案: (1)Ks是k1k-1的比值,Ks=l.43×10-5,Km=3×10-4; (2)由于k2比k-1大20倍,所以反应系统是个稳态系统。
解析:空
6、论述题(5分,每题5分)
1. 已知细胞质膜中脂分子组成复杂性远远超过它们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物理屏障所需程度,你认为这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答案: 细胞质膜中脂分子还可转变成传递分子,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如胞外信号分子接收器与细胞管壁G氨基酸偶联受体结合,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LPLC),从而使质膜上的脂分子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则信号。IP3与内质网、线粒体特异等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使膜的通透性改变,开启Ca2+通道,储存其中的Ca2+释放到细胞溶质,使胞内Ca2+浓度升高。Ca2+再与钙调蛋白结合成为活化的复合体,然后再与钙调蛋白激酶等靶酶。 结合激活靶酶,引起分子思绪记忆等多种细胞反应;Ca2+浓度升高时,还引起细胞质中的线粒体蛋白激酶C移位到皮下组织内表面被DG活化,进而使各种底物的蛋白磷酸化,从而导致细胞分泌、收缩等短期生理效应,也导致细胞增殖、分化等“长期生理效应”。
解析:空
7、选择题(13分,每题1分)
1. 决定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的特异性的作用力是( )。
A. 氢键
B. 离子键
C. 范德华力
D. 疏水作用力
答案:A
解析:氢键具有方向性,它是碱基之间特异性配对的基础。
2. 类固醇激素对机体的影响是激素与受体结合后,通过( )而实现的。
A. 磷酸肌醇的级联反应
B. 直接调节基因的转录
C. cAMP第二信使的作用
D. 激活酪氨酸激酶
答案:B
解析:
3. 对于tRNA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tRNA通常由70~80个核苷酸组成
B. 细胞内有多种tRNA
C.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 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mRNA小
题目解答
答案
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一般为( )。
A. 7
B. >7
C. 略>7
D. 略<7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