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于RB基因的作用机制,叙述错误的是:A. RB蛋白负调控细胞周期B. 在G1期早期,RB蛋白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将转录因子E2F1扣留在胞浆中C. 在G1期晚期,RB蛋白处于高磷酸化状态,E2F1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作用D. 低磷酸化的RB蛋白允许细胞通过G1/S期检查点,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E. CyclinD/CDK4复合物使RB蛋白磷酸化
关于RB基因的作用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A. RB蛋白负调控细胞周期
B. 在G1期早期,RB蛋白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将转录因子E2F1扣留在胞浆中
C. 在G1期晚期,RB蛋白处于高磷酸化状态,E2F1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作用
D. 低磷酸化的RB蛋白允许细胞通过G1/S期检查点,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E. CyclinD/CDK4复合物使RB蛋白磷酸化
题目解答
答案
D. 低磷酸化的RB蛋白允许细胞通过G1/S期检查点,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
解析
本题考查RB蛋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机制,需明确其磷酸化状态与细胞周期进程的关系。关键点在于:
- 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决定其功能:低磷酸化时抑制细胞周期,高磷酸化时解除抑制。
- E2F转录因子的调控:未磷酸化的RB蛋白结合E2F,阻止其进入细胞核;磷酸化后释放E2F,促进S期基因表达。
- G1/S检查点的控制:只有当RB蛋白充分磷酸化时,细胞才能通过检查点进入S期。
错误选项往往混淆磷酸化状态与细胞周期进程的因果关系。
选项分析
选项D
错误。低磷酸化的RB蛋白不能允许细胞通过G1/S检查点。实际上,高磷酸化的RB蛋白通过释放E2F转录因子,解除对S期基因表达的抑制,从而允许细胞进入S期。低磷酸化状态下,RB蛋白仍与E2F结合,阻止细胞周期推进。
其他选项
- A:正确。RB蛋白通过抑制E2F活性负调控细胞周期。
- B:正确。G1期早期,低磷酸化的RB蛋白将E2F扣留在胞浆中,防止其激活S期相关基因。
- C:正确。G1期晚期,RB蛋白高度磷酸化,E2F进入细胞核启动S期基因转录。
- E:正确。CyclinD/CDK4复合物通过磷酸化RB蛋白,解除其对E2F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