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实验中两只猴子分别被绑在椅子上,每隔一段时间通一次电,其中猴子甲经过训练发现在电流来之前掀动椅子上的拉杆能断电而避免电击,猴子乙则不能,实验的结果可能是A. 甲乙均得了溃疡病B. 甲得了溃疡病C. 甲乙均未得病D. 乙得了溃疡病E. 甲乙均得了高血压
实验中两只猴子分别被绑在椅子上,每隔一段时间通一次电,其中猴子甲经过训练发现在电流来之前掀动椅子上的拉杆能断电而避免电击,猴子乙则不能,实验的结果可能是
A. 甲乙均得了溃疡病
B. 甲得了溃疡病
C. 甲乙均未得病
D. 乙得了溃疡病
E. 甲乙均得了高血压
题目解答
答案
D. 乙得了溃疡病
解析
本题考查应激反应对健康的影响,核心在于理解控制感对压力的缓解作用。实验中,猴子甲能通过主动行为避免电击,而猴子乙无法控制电击的发生。无法预测且无法应对的应激源会导致更严重的生理损害,如溃疡病。因此,乙因长期处于无助的应激状态,更可能患病。
关键概念
- 应激反应:生物体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长期应激会导致健康问题。
- 控制感:个体能否主动应对压力,直接影响应激的负面影响。有控制感可减轻压力,反之则加剧身心损害。
实验对比
- 猴子甲:能通过掀动拉杆避免电击,有控制感,压力较小。
- 猴子乙:无法避免电击,无控制感,长期处于无助应激状态。
结果推导
- 乙的应激更强烈:不可预测且无法应对的电击会引发持续的应激反应,导致溃疡病。
- 甲的健康风险低:主动行为缓解了压力,生理反应较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