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write-homewrite-home-active首页
  • icon-chaticon-chat-activeAI 智能助手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首页
/
化工
题目

八、试简述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1)颗粒大小:减小颗粒有利于提高交换速度(2)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容易膨胀,离子交换速度也越快(3)温度: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因此交换速度提高(4)离子的化合价: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库伦引力越大,因此扩散速度越小。(5)离子的大小:离子越小,交换速度越快。(6)搅拌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搅拌速度可提高交换速度。(7)溶液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溶液浓度可提高离子交换速度。名词解释:1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对由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精致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2凝聚技术:在发酵液中加入中性盐,降低双电层排斥电位,使胶体体系不稳定而产生的沉淀现象。3絮凝技术: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盐桥作用(分子作用、静电作用),使胶粒成团聚结而沉淀。4离心技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根据物质颗粒大小、密度、沉降系数和浮力不同而使物质分离的技术。5沉降系数:单位离心力作用下粒子的沉降速度,用Svedberg表示,简写S,单位为second(s),1S = 1×10-13s6差速离心: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不同沉降速度的颗粒分批分离的方法。7密度梯度离心: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使沉降系数比较接近的物质分离的一种区带分离分离技术。8等密度梯度离心:需分离的不同颗粒的密度范围处于离心介质的密度范围内,在离心力作用下,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向下沉降或向上漂浮,当时间足够长,颗粒可以移动到与颗粒各自浮力密度相等的位置(等密度点),形成区带。9初级分离:从菌体发酵液、细胞培养液、细胞破碎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初步分离的下游加工过程。10过滤:利用薄片形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得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11酶溶法:利用酶促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聚合物的连接键,从而达到破壁的目的。12沉淀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溶液的理化参数,控制溶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从而将溶液中提取的目的成分与其他成分分开。13盐析法:由于静电作用引起亲水膜破坏和电荷中和最终导致沉淀的结果。14等电点沉淀法:两性电解质在电中性时溶解度最低,在低离子强度下,调节pH至等电点,可使各种两性电解质所带净电荷为零,静电排斥力最小,大大降低其溶解度。15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16膜分离技术: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特性的过滤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17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18双水相萃取:利用物质在不相容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19液膜萃取:液膜将与之不能互溶的液体分隔开,使其中一侧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实现溶质间分离。20反胶团萃取: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当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有机溶剂中也会形成胶团。21吸附操作:利用固体吸附的原理从液体或气体中除去有害成分或分离回收目标产物的过程22离子交换剂(树脂):人工合成的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离子交换能力。23色谱分离:样品混合液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介质之间分配比例不同的差别而获得分离。24分离度:描述两个洗脱峰位置相邻的溶质相互分离的程度,25凝胶过滤色谱:利用凝胶粒子为固定相,根据料液中溶质相对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法26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荷电溶质与离子交换剂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差别进行溶质分离的洗脱色谱法。27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的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28色谱聚焦: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根据两性电解质分子间等电点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29反相色谱: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根据溶质极性差别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30亲和色谱:利用亲和吸附作用分离纯化生物物质的液相色谱31亲和膜色谱:利用亲和配基修饰的微滤膜为亲和吸附介质亲和纯化目标蛋白质的纯化技术32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朝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电极定向移动的现象。33交换容量:单位质量的干燥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中,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物质的量。34电色谱:利用电渗作用驱动流动相流动,分离作用主要源于溶质在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平衡特性35不连续凝胶电泳:凝胶层由浓度不同得两层凝胶组成,上层凝胶浓度较低(Tg 2%~3%),孔径较大,凝胶对溶质泳动阻滞作用,溶质在此层浓缩;下层凝胶浓度较高(Tg 5%~25%),不同组分根据迁移率差别得到分离。36二维电泳:同时利用分子大小和等电点两个性质差异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的方法。37包含体:重组蛋白质的高表达导致在其胞内发生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聚集体38变性蛋白吸附色谱:利用色谱介质对变性蛋白的结合作用将蛋白固定在介质表面,使蛋白分子彼此分离,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蛋白复性的色谱方法。39晶体:具有一定形状的固态物质,由性质相同的粒子有规律地排列而成40湿度: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干空气的质量比。(这是老师补充的,麻烦大家自己找一下,不好意思)41离子交换容量:单位质量干燥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中,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物质的量工作交换容量42截断分子量:表示超滤膜对某溶质的截留能力43排阻极限:44分级范围:45水的滞留量:溶胀率,凝胶层析剂的的干燥颗粒溶胀后,1g干凝胶所吸收水分的百分数。46理论板当量高度:47分配定律:48不对称膜:具有致密表面活性层和多孔底面支持层49复合膜:选择性活性膜层沉积于具有微孔的底膜支撑层上,表层与底层材料不同,而在非对称膜是同一材料。50清洁生产51滤饼阻值52阻滞因数53盐溶54盐析: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________降低而析出的过程。55乳化:水或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有机或水相的现象。56破乳57大孔树脂

八、试简述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数(________________)(1)颗粒大小:减小颗粒有利于提高交换速度(2)交联度:交联度越低,树脂越容易膨胀,离子交换速度也越快(3)温度: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因此交换速度提高(4)离子的化合价:离子的化合价越高,库伦引力越大,因此扩散速度越小。(5)离子的大小:离子越小,交换速度越快。(6)搅拌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搅拌速度可提高交换速度。(7)溶液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溶液浓度可提高离子交换速度。名词解释:1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对由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原料,经提取分离、加工精致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2凝聚技术:在发酵液中加入中性盐,降低双电层排斥电位,使胶体体系不稳定而产生的沉淀现象。3絮凝技术: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基于盐桥作用(分子作用、静电作用),使胶粒成团聚结而沉淀。4离心技术:借助于离心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根据物质颗粒大小、密度、沉降系数和浮力不同而使物质分离的技术。5沉降系数:单位离心力作用下粒子的沉降速度,用Svedberg表示,简写S,单位为second(s),1S = 1×10-13s6差速离心: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不同沉降速度的颗粒分批分离的方法。7密度梯度离心: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离心,使沉降系数比较接近的物质分离的一种区带分离分离技术。8等密度梯度离心:需分离的不同颗粒的密度范围处于离心介质的密度范围内,在离心力作用下,不同浮力密度的颗粒向下沉降或向上漂浮,当时间足够长,颗粒可以移动到与颗粒各自浮力密度相等的位置(等密度点),形成区带。9初级分离:从菌体发酵液、细胞培养液、细胞破碎液及其他各种生物原料初步提取目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浓缩和初步分离的下游加工过程。10过滤:利用薄片形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得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11酶溶法:利用酶促反应,分解破坏细胞壁上聚合物的连接键,从而达到破壁的目的。12沉淀法:是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溶液的理化参数,控制溶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从而将溶液中提取的目的成分与其他成分分开。13盐析法:由于静电作用引起亲水膜破坏和电荷中和最终导致沉淀的结果。14等电点沉淀法:两性电解质在电中性时溶解度最低,在低离子强度下,调节pH至等电点,可使各种两性电解质所带净电荷为零,静电排斥力最小,大大降低其溶解度。15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16膜分离技术: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透过特性的过滤介质,在膜两侧一定推动力的作用下,使原料中的某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等目的的分离过程。17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18双水相萃取:利用物质在不相容的两水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19液膜萃取:液膜将与之不能互溶的液体分隔开,使其中一侧液体中的溶质选择性透过液膜进入另一侧,实现溶质间分离。20反胶团萃取:在有机溶剂中加入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当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有机溶剂中也会形成胶团。21吸附操作:利用固体吸附的原理从液体或气体中除去有害成分或分离回收目标产物的过程22离子交换剂(树脂):人工合成的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离子交换能力。23色谱分离:样品混合液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两相介质之间分配比例不同的差别而获得分离。24分离度:描述两个洗脱峰位置相邻的溶质相互分离的程度,25凝胶过滤色谱:利用凝胶粒子为固定相,根据料液中溶质相对分子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法26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荷电溶质与离子交换剂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差别进行溶质分离的洗脱色谱法。27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的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28色谱聚焦: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根据两性电解质分子间等电点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色谱技术29反相色谱:利用表面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根据溶质极性差别进行分离的色谱技术30亲和色谱:利用亲和吸附作用分离纯化生物物质的液相色谱31亲和膜色谱:利用亲和配基修饰的微滤膜为亲和吸附介质亲和纯化目标蛋白质的纯化技术32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朝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电极定向移动的现象。33交换容量:单位质量的干燥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中,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物质的量。34电色谱:利用电渗作用驱动流动相流动,分离作用主要源于溶质在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平衡特性35不连续凝胶电泳:凝胶层由浓度不同得两层凝胶组成,上层凝胶浓度较低(Tg 2%~3%),孔径较大,凝胶对溶质泳动阻滞作用,溶质在此层浓缩;下层凝胶浓度较高(Tg 5%~25%),不同组分根据迁移率差别得到分离。36二维电泳:同时利用分子大小和等电点两个性质差异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的方法。37包含体:重组蛋白质的高表达导致在其胞内发生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聚集体38变性蛋白吸附色谱:利用色谱介质对变性蛋白的结合作用将蛋白固定在介质表面,使蛋白分子彼此分离,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蛋白复性的色谱方法。39晶体:具有一定形状的固态物质,由性质相同的粒子有规律地排列而成40湿度: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干空气的质量比。(这是老师补充的,麻烦大家自己找一下,不好意思)41离子交换容量:单位质量干燥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中,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物质的量工作交换容量42截断分子量:表示超滤膜对某溶质的截留能力43排阻极限:44分级范围:45水的滞留量:溶胀率,凝胶层析剂的的干燥颗粒溶胀后,1g干凝胶所吸收水分的百分数。46理论板当量高度:47分配定律:48不对称膜:具有致密表面活性层和多孔底面支持层49复合膜:选择性活性膜层沉积于具有微孔的底膜支撑层上,表层与底层材料不同,而在非对称膜是同一材料。50清洁生产51滤饼阻值52阻滞因数53盐溶54盐析: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________降低而析出的过程。55乳化:水或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形式分散在有机或水相的现象。56破乳57大孔树脂

题目解答

答案

10 分 溶解度

相关问题

  • 逆流吸收操作,今吸收剂温度升高,其他入塔条件都不变,则出口气体浓度y出,液相出口浓度-|||-x出 () 。-|||-A.y出增大,x出增大; B.y出增大,x出减小;-|||-C.y出减小,x出减小; D.y出减小,x出增大。

  • 公司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等。A. 焦炭B. 甲醇C. 煤制烯烃D. 硝铵E. 尿素

  • 23判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仪器表面光亮、洁净。A. √B. ×

  • 炸炉油位必须在在上下油位线之间A. 正确B. 错误

  • 化工污染的防治可从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两个方面着手。A. 正确B. 错误

  • 某公司在易爆炸区域的车间液氨气化罐(V104)电加热器以及车间二楼2#导热油炉为非防爆电气,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应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A. 正确B. 错误

  • 减压过滤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0)(4.0) A. 布氏漏斗下方的斜口要对着抽滤瓶的支管B. 滤纸大小应略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磁孔盖严C. 无需用玻璃棒引流D. 抽滤完毕,应先关闭水泵再拆下连接水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

  • 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无须经过许可即可开展。这种说法()A. 错误B. 正确

  • 化工废水的特点不包括_。A. 废水排放量大B. 污染物浓度高C. 污染物种类多D. 污染物毒性小

  • 44.(判断题,2.0分)-|||-实验室进口危险化学品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A 对-|||-B 错

  • 化工废水的特点不包括_。A. 废水排放量大B. 污染物浓度高C. 污染物毒性小D. 污染物种类多

  • 6. 危险化学品的领用、发放及保管等必须严格按照 ( )规定执行,不得私自存放或带出实验室。 A. 五双B. 四双C. 三双

  • 【判断】化工废气往往含有污染物种类很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化工废是目前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A. 正确B.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规定:易燃液体的闭杯试验闪点应等于或低于( )A. 40B. 25C. 61

  • 常用的有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的英语字母缩写是().A. PFSB. PACC. PAMD. PAS

  • 在填料吸收塔的计算中,关于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以下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A. 传质单元数是表示传质分离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B. 传质单元高度是表示设备传质效能高低的一个量。C. 传质单元数与物系的相平衡、进出口浓度、以及设备的操作条件(如流速)有关。D. 传质单元高度与设备的型式、设备的操作条件有关,表示了完成一个传质单元所需的塔高。

  • 一级可逆反应A==B,对不同控制步骤绘出反应物A在催化剂颗粒内部与气膜中的浓度分布。其中:主体浓度为CAg;颗粒表面浓度为CAs;颗粒中心浓度为CAi;平衡浓度为CAe。填空题(1)________年,在________举行的________会议上确定了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对象和范畴。(2)化学反应工程的两次发展契机是________和________。(2)为实现化学工程的放大任务,通常采用的放大技术有2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3)作为跨学科领域的代表,________反应工程、________反应工程和电化学反应工程是当前化学反应工程发展的新兴领域。(4)消除反应器内死区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5)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6)全混流釜式反应器最多可能有_______________个定常态操作点。(7)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其它的均为_____________。(8)检验串联反应是否有可逆反应的方法是。(9)当反应速率用分压表示时,其单位为。判断题只有基元反应,组分反应级数与计量系数相等。对在一级不可逆反应中,达到某一转化率所需的时间与初始浓度无关。对平行的主、副反应有相同级数。错计量方程中的反应物和产物摩尔数不相等时,体系总压力会发生变化。错由于化学反应,每消耗1mol的组分A,所引起整个反应体系摩尔数的变化量,称为膨胀率错间歇反应器的设计方程与PFR反应器是相同的。对复合反应选择反应器时,主要考虑主产物的收率。对并非每个定常态操作态均具有抗干扰性。对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优温度要低于其平衡温度。对轴向扩散模型实质上是二维返混。错在催化剂的内扩散过程中,对于沿z方向的一维扩散,其扩散能量N与浓度梯度成正比。对在非催化气-固相反应中,为了更接近于真实,一般采用整体连续转化模型。错BET式适用于化学吸附,焦姆金式适用于物理吸附。错催化剂的堆积密度要大于其颗粒密度。错气体分子在固体催化剂微孔中扩散,当微孔的孔径小于分子自由程时,分子扩散成了扩散阻力的主要因素。错工业固定床用的催化剂粒度都较大,是为了减少床层流体阻力。对所有的固体物质都可以作为物理吸附的吸附剂。对对恒容间歇反应器,达到一定反应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只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和反应速率有关,与反应器大小无关。催化剂的颗粒密度是指不包括任何孔隙和颗粒间空隙而由催化剂自身构成的密度。可以用选择性来评价复合反应中目的产物的相对生成量。自催化反应与一般不可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在于反应开始后有一个速率从低到高的“起动”过程。与外界有热量交换的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称为绝热式反应器。反应物系的组成随位置而变,是半间歇操作与间歇操作的共同点。不同几何形状及不同操作形式的反应器的实质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物料流动状况的区别上。停留时间分布是流动反应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直接影响到反应器的效率及其计算。循环反应器中循环流仅仅是影响了反应器出口物料的浓度。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是通过改变反应途径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实现的简答题(1)化学反应动力学与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区别?答:化学反应动力学:阐明化学反应速率与各种物理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之间的关系;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决定能否实际应用的关键所在。化学反应热力学:讨论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平衡问题,如: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2)混合与返混的差异?答:混合与返混的差异为:1)相同年龄物料之间的混合——同龄混合;2)不同年龄物料之间的混合——返混。混合,既包括同龄混合,也包括返混。(3)按照化学反应规律,针对不可逆化学反应过程和可逆吸热过程,应分别采取什么样的温度操作策略?答:对于不可逆化学反应,只要催化剂的活性和耐热性,设备材质以及不发生副反应等因素允许,都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反应温度;对于可逆吸热反应,也应该提高操作温度,使其尽可能在高温下进行。(4)在化学反应工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放大效应”?请简单解释(5)如何判断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外扩散影响是否消除(6)右图为某一CSTR反应器的E曲线形状,对其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你的想法。答:出现几个递降的峰形,表明反应器内可能有循环流动。流体进、出口位置的调整,设置挡板或者偏心搅拌等。

  • 1. 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 ) A. 动量传递B. 质量传递C. 热量传递D. 机械能传递

  • 在逆流吸收操作中,保持气、液相进塔组成不变,若仅降低操作温度,则收率()、传质单元高度()。下面答案正确的是_。A. 增加、减少B. 增加、不变C. 减少、不变D. 减少、增加

  • 实验室中气瓶混放存在哪些安全风险?A. 无风险B. 气瓶倾倒风险、)C. 气瓶爆炸风险D. 无上述风险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