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4. 在村庄东西两块玉米地中,东面的地施过磷酸钙单质肥料,西面的地则没有。结果,东面的地 亩产玉米 300 公斤, 西面的地亩产仅 150 公斤。因此,东面的地比西面的地产量高的原因是由于施用了 过磷酸钙单质肥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 给东面地施用的过磷酸钙是过期的肥料 B. 北面的地施用过硫酸钾单质花费,亩产玉米 220 公斤 C. 每块地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四种玉米 D. 两块地的田间管理无明显不同 E. 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
34. 在村庄东西两块玉米地中,东面的地施过磷酸钙单质肥料,西面的地则没有。结果,东面的地 亩产玉米 300 公斤, 西面的地亩产仅 150 公斤。因此,东面的地比西面的地产量高的原因是由于施用了 过磷酸钙单质肥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 给东面地施用的过磷酸钙是过期的肥料
B. 北面的地施用过硫酸钾单质花费,亩产玉米 220 公斤
C. 每块地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四种玉米
D. 两块地的田间管理无明显不同
E. 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
A. 给东面地施用的过磷酸钙是过期的肥料
B. 北面的地施用过硫酸钾单质花费,亩产玉米 220 公斤
C. 每块地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四种玉米
D. 两块地的田间管理无明显不同
E. 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
题目解答
答案
34. 【解析】削弱题 题干采用求异法,施肥了的产量高,没施肥的产量低,得出施肥是产高量的原因。 两块土地存
在
比较,要看比较对象的起点是否一致,比较对象所处的环境是否一致。 E 选项指出,东西两块地的土质
不同,即比较对象所处的环境不一致,他因削弱。
【答案】 E
解析
步骤 1:理解题干
题干采用求异法,东面的地施用了过磷酸钙单质肥料,亩产玉米 300 公斤;西面的地没有施用过磷酸钙单质肥料,亩产玉米 150 公斤。因此,得出结论:东面的地比西面的地产量高的原因是由于施用了过磷酸钙单质肥料。
步骤 2:分析选项
A. 给东面地施用的过磷酸钙是过期的肥料。这说明肥料可能无效,但不能直接削弱结论。
B. 北面的地施用过硫酸钾单质花费,亩产玉米 220 公斤。这与题干的论证无关,不能削弱结论。
C. 每块地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四种玉米。这说明产量差异可能与玉米种类有关,但不能直接削弱结论。
D. 两块地的田间管理无明显不同。这说明田间管理不是产量差异的原因,不能削弱结论。
E. 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这说明产量差异可能与土质有关,而不是肥料,直接削弱了结论。
步骤 3:选择最能削弱结论的选项
E 选项指出,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即比较对象所处的环境不一致,他因削弱。
题干采用求异法,东面的地施用了过磷酸钙单质肥料,亩产玉米 300 公斤;西面的地没有施用过磷酸钙单质肥料,亩产玉米 150 公斤。因此,得出结论:东面的地比西面的地产量高的原因是由于施用了过磷酸钙单质肥料。
步骤 2:分析选项
A. 给东面地施用的过磷酸钙是过期的肥料。这说明肥料可能无效,但不能直接削弱结论。
B. 北面的地施用过硫酸钾单质花费,亩产玉米 220 公斤。这与题干的论证无关,不能削弱结论。
C. 每块地种植了不同种类的四种玉米。这说明产量差异可能与玉米种类有关,但不能直接削弱结论。
D. 两块地的田间管理无明显不同。这说明田间管理不是产量差异的原因,不能削弱结论。
E. 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这说明产量差异可能与土质有关,而不是肥料,直接削弱了结论。
步骤 3:选择最能削弱结论的选项
E 选项指出,东面和西面两块地的土质不同,即比较对象所处的环境不一致,他因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