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标记此题凡是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而没有共晶转变;对于铸铁则既有共晶转变也有共析转变。()A. 对B. 错
标记此题凡是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而没有共晶转变;对于铸铁则既有共晶转变也有共析转变。()
A. 对
B. 错
题目解答
答案
B. 错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碳钢和铸铁在平衡结晶过程中相变类型的理解,特别是共析转变与共晶转变的条件及适用范围。
解题核心思路:
- 区分碳钢与铸铁的含碳量差异:碳钢(含碳量一般为0.02%~2.11%)与铸铁(含碳量一般为2%~4.5%)的相变过程因成分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 分析平衡结晶过程:
- 碳钢:需判断不同含碳量(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是否均包含共析转变。
- 铸铁:需明确其平衡结晶过程中是否同时存在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
- 关键矛盾点:题目中“凡是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是否绝对成立?需结合工业纯铁(含碳量极低的碳钢)的情况进行验证。
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
- 亚共析钢(含碳量 < 0.77%):
- 液相→δ-铁素体析出→剩余液体富碳→共析点(727℃)生成珠光体(共析转变)。
- 共析钢(含碳量 = 0.77%):
- 液相直接冷却至共析点,全部生成珠光体(仅共析转变)。
- 过共析钢(含碳量 > 0.77%):
- 液相→初生二次渗碳体析出→剩余液体冷却至共析点生成珠光体(共析转变)。
- 工业纯铁(含碳量 ≈ 0.02%):
- 含碳量极低,平衡结晶过程中仅析出铁素体,无共析转变。
- 结论:题目中“凡是碳钢”包含工业纯铁,因此原命题不成立。
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 初生渗碳体析出:液相→析出一次渗碳体。
- 共晶转变:剩余液体冷却至共晶点(1148℃),生成莱氏体(奥氏体+渗碳体)。
- 共析转变: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分解为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
- 结论:铸铁的平衡结晶过程确实包含共晶和共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