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问题1.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是什么?答1•①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②总体上气液逆流,提供最大推动力。 总体两相逆流,每块板上均匀错流。问题2.鼓泡、泡沫、喷射这三种气液接触状态各有什么特点?答2.鼓泡状态:气量低,气泡数量少,液层清晰。泡沫状态:气量较大,液体大部分以液 膜形式存在于气泡之间,但仍为连续相。喷射状态:气量很大,液体以液滴形式存在,气相 为连续相。问题4.板式塔内有哪些主要的非理想流动?答4•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问题5.夹带液泛与溢流液泛有何区别?答5•是由过量液沫夹带引起还是由溢流管降液困难造成的。问题6.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答6•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问题7.为什么有时实际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会大于1?答7•因为实际塔板上液体并不是完全混和(返混)的,而理论板以板上液体完全混和(返 混)为假定。问题8.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实际意义有何不同?答8•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差别在于前者考虑了液沫夹带对板效的影响,可用表观操 作线进行问题的图解求算,而后者没有。问题9.为什么既使塔内各板效率相等,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板效率?答9.因两者定义基准不同。问题10.筛板塔负荷性能图受哪几个条件约束?何谓操作弹性?答10.①过量液沫夹带;②漏液;③溢流液泛;④液量下限(how>6mm)⑤液量上限(HtAf/Lmax<3〜5 s )。上、下操作极限的气体流量之比。问题11.评价塔板优劣的标准有哪些?答11.①通过能力;②板效率;③板压降;④操作弹性;⑤结构简单成本低。问题15.何谓等板高度HETP?答15.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层高度。问题16.填料塔、板式塔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6.填料塔操作范围小,宜处理不易聚合的清洁物料,不易中间换热,处理量较小,造 价便宜,较宜处理易起泡、腐蚀性、热敏性物料,能适应真空操作。板式塔适合于要求操作 范围大,易聚合或含固体悬浮物,处理量较大,设计要求比较准确的场合。第^一章液液萃取问题1.萃取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答1.分离液液混合物。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问题2.溶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2.①与物料中的E组份不完全互溶,②对A组份具有选择性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3•①萃取中稀释剂B组分往往部分互溶,平衡线为曲线,使过程变得复杂;②萃取Ao’c较小,使不易分相,设备变得复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4.①出现共沸,或a<1.06;②低浓度;③热敏性物料。问题5.什么是临界混溶点?是否在溶解度曲线的最高点?答5•相平衡的两相无限趋近变成一相时的组成所对应的点。不一定是。问题6.分配系数等于1能否进行萃取分离操作?萃取液、萃余液各指什么?答6.能。萃取相、萃余相各自脱溶后为萃取液、萃余液。问题7•何谓选择性系数?3=1意味着什么?3=R意味着什么?答7.3=(yA/yB)/(XA/XB)。3=1不可用萃取方法分离。3=为B、S完全不互溶物系。问题8.萃取操作温度选高些好还是低些好?答8.温度低B、S互溶度小,相平衡有利些,但粘度等对操作不利,所以要适当选择。 问题9.多级逆流萃取中(S/F)min如何确定?答9.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当达到指定浓度所需理论级为无穷多时,相应的S/F为(S/F)min。问题10.液液传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有哪些?它们与设备尺寸有何关系?答10.两相极限通过能力;传质系数Kya或HETP前者决定了设备的直径D,后者决定了塔高。答 11. uK-|||-UD underline (0)-|||-(1"") (1丁问题11.什么是萃取塔设备的特性速度、临界滞液率、液泛、两相极限速度?两相速度达到极大时,部分分散相液滴被连续相带走,而使分散相流量减少的状况称为液泛。此时的分散相滞液率为临界滞液率,两相的空塔速度为两相极限速度。问题12.何谓界面骚动现象?它对液液传质过程有何影响?答12.因传质引起界面张力分布不均而造成的界面不规则运动。①提高传质系数;②影响液滴的合并、分散。问题13.传质方向、界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趋势对液滴合并与再分散有何影响?答13.当du/dx>0时,d~c(分散相向连续相传质)有利于液滴分散;当du/dx<0时,c^d(连续相向分散相传质)有利于液滴分散。问题14.分散相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答14.应考虑:du/dx的正负,两相流量比,粘度大小,润湿性,安全性等。问题15.什么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答15.用超临界流体作溶剂进行萃取。等温变压,等压变温。问题16.液膜萃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液膜萃取按操作方式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16.在液膜的两边同时进行萃取和反萃取。乳状液膜、支撑液膜。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
问题1.板式塔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对传质过程最有利的理想流动条件是什么?
答1•①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②总体上气液逆流,提供最大推动力。 总体两相逆流,每块板上均匀错流。
问题2.鼓泡、泡沫、喷射这三种气液接触状态各有什么特点?
答2.鼓泡状态:气量低,气泡数量少,液层清晰。泡沫状态:气量较大,液体大部分以液 膜形式存在于气泡之间,但仍为连续相。喷射状态:气量很大,液体以液滴形式存在,气相 为连续相。
问题4.板式塔内有哪些主要的非理想流动?
答4•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
问题5.夹带液泛与溢流液泛有何区别?
答5•是由过量液沫夹带引起还是由溢流管降液困难造成的。
问题6.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答6•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
问题7.为什么有时实际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会大于1?
答7•因为实际塔板上液体并不是完全混和(返混)的,而理论板以板上液体完全混和(返 混)为假定。
问题8.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实际意义有何不同?
答8•湿板效率与默弗里板效率的差别在于前者考虑了液沫夹带对板效的影响,可用表观操 作线进行问题的图解求算,而后者没有。
问题9.为什么既使塔内各板效率相等,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板效率?
答9.因两者定义基准不同。
问题10.筛板塔负荷性能图受哪几个条件约束?何谓操作弹性?
答10.①过量液沫夹带;②漏液;③溢流液泛;④液量下限(how>6mm)⑤液量上限(HtAf
/Lmax<3〜5 s )。上、下操作极限的气体流量之比。
问题11.评价塔板优劣的标准有哪些?
答11.①通过能力;②板效率;③板压降;④操作弹性;⑤结构简单成本低。
问题15.何谓等板高度HETP?答15.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层高度。
问题16.填料塔、板式塔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16.填料塔操作范围小,宜处理不易聚合的清洁物料,不易中间换热,处理量较小,造 价便宜,较宜处理易起泡、腐蚀性、热敏性物料,能适应真空操作。板式塔适合于要求操作 范围大,易聚合或含固体悬浮物,处理量较大,设计要求比较准确的场合。
第^一章液液萃取
问题1.萃取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答1.分离液液混合物。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
问题2.溶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2.①与物料中的E组份不完全互溶,②对A组份具有选择性的溶解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3•①萃取中稀释剂B组分往往部分互溶,平衡线为曲线,使过程变得复杂;
②萃取Ao’c较小,使不易分相,设备变得复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4.①出现共沸,或a<1.06;②低浓度;③热敏性物料。
问题5.什么是临界混溶点?是否在溶解度曲线的最高点?
答5•相平衡的两相无限趋近变成一相时的组成所对应的点。不一定是。
问题6.分配系数等于1能否进行萃取分离操作?萃取液、萃余液各指什么?答6.能。萃取相、萃余相各自脱溶后为萃取液、萃余液。
问题7•何谓选择性系数?3=1意味着什么?3=R意味着什么?
答7.3=(yA/yB)/(XA/XB)。3=1不可用萃取方法分离。3=为B、S完全不互溶物系。
问题8.萃取操作温度选高些好还是低些好?
答8.温度低B、S互溶度小,相平衡有利些,但粘度等对操作不利,所以要适当选择。 问题9.多级逆流萃取中(S/F)min如何确定?
答9.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当达到指定浓度所需理论级为无穷多时,相应的S/F为(S/F)min。
问题10.液液传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有哪些?它们与设备尺寸有何关系?
答10.两相极限通过能力;传质系数Kya或HETP前者决定了设备的直径D,后者决定了塔高。
问题11.什么是萃取塔设备的特性速度、临界滞液率、液泛、两相极限速度?
两相速度达到极大时,部分分散相液滴被连续相带走,而使分散相流量减少的状况称为
液泛。此时的分散相滞液率为临界滞液率,两相的空塔速度为两相极限速度。
问题12.何谓界面骚动现象?它对液液传质过程有何影响?答12.因传质引起界面张力分布不均而造成的界面不规则运动。
①提高传质系数;②影响液滴的合并、分散。
问题13.传质方向、界面张力随浓度变化的趋势对液滴合并与再分散有何影响?
答13.当du/dx>0时,d~c(分散相向连续相传质)有利于液滴分散;
当du/dx<0时,c^d(连续相向分散相传质)有利于液滴分散。
问题14.分散相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14.应考虑:du/dx的正负,两相流量比,粘度大小,润湿性,安全性等。
问题15.什么是超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答15.用超临界流体作溶剂进行萃取。等温变压,等压变温。
问题16.液膜萃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液膜萃取按操作方式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答16.在液膜的两边同时进行萃取和反萃取。乳状液膜、支撑液膜。
题目解答
答案
问题 3. 萃取过程与吸收过程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 问题 4. 什么情况下选择萃取分离而不选择精馏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