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何谓PCR?试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何谓PCR?试述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题目解答
答案
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技术,其原理类似DNA的体内扩增。它包括:PCR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变性(denaturation),即在较高温度(93℃~98℃)使双链模板DNA变性解链成单链DNA,以提供复制的模板;
②退火(annealing),即在较低温度(37℃~65℃)使加入的引物与待扩增DNA区域特异性地结合,以提供DNA复制起始的3′―OH;
③延伸(extension),即在适当的温度(70℃~75℃)下,DNA聚合酶从特异性结合到DNA模板上的引物3′-OH端开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按照待扩增区域的核苷酸序列,进行DNA链的延伸,即合成新的DNA分子。这三个过程组成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合成的产物又可作为下一个周期的模板,如此循环往复,经过n轮循环后,靶DNA的拷贝数理论上呈2n增长。
影响PCR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引物、TaqDNA聚合酶、dNTP、模板和Mg2+离子,此外,pH、温度、循环次数也会影响PCR反应。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PCR技术的定义、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的理解。
解题核心:需明确PCR的三个关键步骤(变性、退火、延伸)及其温度条件,理解指数扩增的原理,同时掌握影响反应效率的五大主要因素(引物、酶、dNTP、模板、Mg²⁺)和环境因素(pH、温度、循环次数)。
破题关键:体外酶促扩增是PCR的核心特点,温度循环控制是实现扩增的关键操作,引物的特异性结合决定扩增的靶向性。
PCR的基本原理
- 变性(Denaturation)
- 温度:93℃~98℃
- 作用:高温使双链DNA解链为单链,提供模板。
- 退火(Annealing)
- 温度:37℃~65℃
- 作用:引物与模板DNA特异性结合,形成3′-OH末端作为复制起点。
- 延伸(Extension)
- 温度:70℃~75℃
- 作用:Taq DNA聚合酶以引物为起点,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链。
- 循环扩增:每轮循环生成的DNA作为下一轮模板,经过n轮后,靶DNA拷贝数呈$2^n$增长。
影响PCR反应的因素
- 引物:需设计特异性序列,浓度和退火温度需匹配。
- 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需保证活性和浓度。
- dNTP:提供合成原料,浓度需适中。
- 模板:纯度和浓度直接影响扩增效率。
- Mg²⁺离子:浓度决定酶活性和引物退火效率。
- 环境因素:pH、温度控制精度、循环次数均会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