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于某是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医院进行另一疾病的诊疗中,医院对于该疾病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A. 因为于某行为能力受限,不用询问于某,医院可以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B. 虽然于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患者本人有权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C. 虽然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医生也应该尽量让其在诊疗活动中参与决策,尊重其选择何种治疗方案的意愿D. 因为于某行为能力受限,不用询问于某,而应该由于某的法定代理人全权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于某是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医院进行另一疾病的诊疗中,医院对于该疾病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 A. 因为于某行为能力受限,不用询问于某,医院可以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 B. 虽然于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患者本人有权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 C. 虽然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医生也应该尽量让其在诊疗活动中参与决策,尊重其选择何种治疗方案的意愿
- D. 因为于某行为能力受限,不用询问于某,而应该由于某的法定代理人全权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医疗活动中知情同意权的理解,以及医疗机构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的法律义务。
核心思路: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地位:这类患者虽不能完全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但仍有一定自主能力,医疗机构需尊重其参与医疗决策的权利。
- 知情同意权的特殊性:医疗活动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现方式可能因行为能力受限而调整,但尊重患者意愿的原则不可忽视。
- 法定代理人角色:虽然最终决定可能需要法定代理人参与,但题目强调“选择方案时的程序义务”,而非最终决策权归属。
破题关键:
- 区分“程序义务”(告知、尊重意愿)与“实体决策权”(法定代理人决定)。
- 选项C体现了“尽量让患者参与决策”的程序要求,符合法律对患者自主权的保护。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106条,医疗机构在实施治疗时,应当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同意。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最终决定可能需要法定代理人,但医疗机构仍需尽到告知义务,并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
选项分析:
- A、D错误:完全排除患者本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符合法律对患者自主权的保护。
- B错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独立作出完全有效的决定,需法定代理人参与。
- C正确:既符合“尽量让患者参与决策”的程序要求,又尊重其意愿,与法律精神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