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题16】我国早稻如果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和传统育秧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A. 低温冷害B. 台风C. 高温干旱D. 水灾【小题15】日本水稻联合收割机有很多大小不同规格,其制造目的是( )A. 适应不同农民消费者喜好B. 满足不同的消费能力C. 适应不同的气候D. 适应日本的地形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种植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水稻育秧完全在工厂进行,发芽后移进温室大棚培育,等秧苗长好后用插秧机栽种在用秸秆制成的纸膜上,纸膜可以40~50天自动降解,水稻成熟后再根据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如图为水稻育种自动化设备和铺纸膜插秧的场景图。据此完成14~16题。"-|||-纸膜-|||-水稻自动化播种设备 插秧机纸上插秧图
【小题16】我国早稻如果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和传统育秧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
【小题15】日本水稻联合收割机有很多大小不同规格,其制造目的是( )
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种植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水稻育秧完全在工厂进行,发芽后移进温室大棚培育,等秧苗长好后用插秧机栽种在用秸秆制成的纸膜上,纸膜可以40~50天自动降解,水稻成熟后再根据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如图为水稻育种自动化设备和铺纸膜插秧的场景图。据此完成14~16题。

- A. 低温冷害
- B. 台风
- C. 高温干旱
- D. 水灾
【小题15】日本水稻联合收割机有很多大小不同规格,其制造目的是( )
- A. 适应不同农民消费者喜好
- B. 满足不同的消费能力
- C. 适应不同的气候
- D. 适应日本的地形
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居世界领先水平,水稻种植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水稻育秧完全在工厂进行,发芽后移进温室大棚培育,等秧苗长好后用插秧机栽种在用秸秆制成的纸膜上,纸膜可以40~50天自动降解,水稻成熟后再根据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联合收割机收割。如图为水稻育种自动化设备和铺纸膜插秧的场景图。据此完成14~16题。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我国早稻育秧的时间在春季,工厂化早稻育秧完全在工厂进行,和传统育秧相比,可以显著减少春季低温冻害的影响,故A正确。
台风、高温干旱、水灾都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都不是育秧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故BCD错误。
故选:A。
解:读水稻育种自动化设备和铺纸膜插秧的场景图,日本多山地地形,平原面积狭小,但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大小不同规格的收割机主要是为了适应日本的地形,D正确。
消费者喜好、气候、消费能力等对收割机采用不同规格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选:D。
台风、高温干旱、水灾都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都不是育秧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故BCD错误。
故选:A。
解:读水稻育种自动化设备和铺纸膜插秧的场景图,日本多山地地形,平原面积狭小,但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大小不同规格的收割机主要是为了适应日本的地形,D正确。
消费者喜好、气候、消费能力等对收割机采用不同规格影响不大,ABC错误。
故选:D。
解析
小题16:本题考查农业技术对自然灾害的防御作用。关键点在于明确工厂化育秧的时间(春季)及该时期主要的农业灾害。需对比选项中不同自然灾害的季节性特点,锁定春季频发的低温冷害。
小题15:本题聚焦农业机械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核心思路是分析日本地形特征(多山地、平原狭小)对农机设计的影响,理解不同规格收割机的适用性。
小题16
确定育秧时间
我国早稻育秧通常在春季进行,此时气温尚未稳定,低温冷害是主要威胁。
对比选项灾害季节
- 低温冷害:春季易发
- 台风、高温干旱、水灾:多集中于夏秋季节
结论:工厂化育秧在室内进行,可有效避免春季低温冷害。
小题15
日本地形特点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分散且地块大小不一。
农机规格与地形适应性
不同规格的联合收割机可适应不同地块大小,提高作业效率。
- 消费者喜好、消费能力、气候等因素对农机规格影响较小。
结论:不同规格收割机主要为适应日本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