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首页
/
农学
题目

四、习题汇总(参考网址https:/www.doc88.com/p-146802206007.html)【习题一】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基本资料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要求: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2)根据所给资料,将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________________【习题二】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基本资料(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表1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表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________________【习题三】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基本资料(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见表3表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模比系数要求: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以备在用图解法制定灌溉制度时绘制需水量累积曲线之用。________________【习题四】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基本资料(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要求:计算播前灌水定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题五】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________基本资料(1)设计年为中等干旱年,在棉花生长期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见表4表4棉花生长期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2)计划籽棉产量为120kg/亩,农业技术条件能满足丰产要求。据实验分析,需水系数K=2.67m3/kg,棉花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模比系数如表5表5棉花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模比系数(3)表层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一般,经测定0-70cm土层内平均容重为1.49t/m3,空隙率为42.5%(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田间适宜含水率以田间持水率为上限,以田间持水率的60%为下限。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约为空隙体积的50%,播种前灌水达θ田至播种时土壤含水率已降至0.9θ田。因计划湿润层加深所增加水量,按0.9θ田计算土壤含水量。(4)灌区内有排除地下水的排水沟,在棉花生育期内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2.5m处,故地下水补给量较小,可忽略不计。要求:(1)计算播前灌水定额(2)根据上述资料,按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用图解分析法设计棉花灌溉制度。________________【习题六】水库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基本资料某灌区需从水库引水,灌溉面积40万亩,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复种指数1.40,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如下:冬小麦18万亩棉 花8万亩春玉米8万亩夏玉米16万亩其他杂粮6万亩中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见表6,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η水为0.6。表6中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统计表要求:用直接算法,计算全灌区需从水库引取的逐旬毛灌溉用水量及全年毛灌溉用水总量。________________【习题七】畦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基本资料某灌区种植小麦,灌水定额m=50m3/亩,土壤透水性中等。由土壤渗吸试验资料得知:第1小时内平均渗吸速度i0=150mm/h,α=0.5,地面坡度(畦田纵方向)为0.002。要求:(1)计算灌水时间(h)(2)选择畦田长度和宽度(3)计算入畦单宽流量[L/(s.m)]。________________【习题八】喷灌灌溉制度设计基本资料已知某灌区种植大田作物,土质量中壤土,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与田间持水率的70%。田间持水率为30%(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据试验,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5mm/d,灌溉期间平均风速小于3.0m/s。

四、习题汇总(参考网址https://www.doc88.com/p-146802206007.html)

【习题一】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土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________________

【习题二】用“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1

表1某地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

(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α值及日渗漏量,见表2

表2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需水系数及日渗漏量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推求该地水稻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耗水量。

________________

【习题三】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基本资料

(1)棉花计划产量,籽棉300kg/亩

(2)由相似地区试验资料得,当产量为籽棉300kg/亩时,棉花需水系数K=1.37m3/kg。

(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模比系数,见表3

表3棉花各生育阶段的模比系数

要求:

计算棉花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以备在用图解法制定灌溉制度时绘制需水量累积曲线之用。

________________

【习题四】冬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播前灌水的目的是使土壤在播种时的含水率适于发芽需要,并供给苗期蒸发蒸腾的需水;同时使最大计划湿润层储存足够的水分,以便在作物根系深扎后使用。

基本资料

(1)土壤最大计划湿润层H=0.8m

(2)土壤平均孔隙率n=41.3%(占土体)

(3)土壤田间持水率θmax=75.0%(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4)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θ0=48.0% (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要求:

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题五】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棉花灌溉制度设计――________

基本资料

(1)设计年为中等干旱年,在棉花生长期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见表4

表4棉花生长期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

(2)计划籽棉产量为120kg/亩,农业技术条件能满足丰产要求。据实验分析,需水系数K=2.67m3/kg,棉花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模比系数如表5

表5棉花各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及需水模比系数

(3)表层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一般,经测定0-70cm土层内平均容重为1.49t/m3,空隙率为42.5%(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田间持水率为空隙体积的75%;田间适宜含水率以田间持水率为上限,以田间持水率的60%为下限。播前土壤天然含水率约为空隙体积的50%,播种前灌水达θ田至播种时土壤含水率已降至0.9θ田。因计划湿润层加深所增加水量,按0.9θ田计算土壤含水量。

(4)灌区内有排除地下水的排水沟,在棉花生育期内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2.5m处,故地下水补给量较小,可忽略不计。

要求:

(1)计算播前灌水定额

(2)根据上述资料,按土壤水分平衡原理,用图解分析法设计棉花灌溉制度。

________________

【习题六】水库灌区灌溉用水量计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需从水库引水,灌溉面积40万亩,种植小麦、棉花等作物,复种指数1.40,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如下:冬小麦18万亩

棉 花8万亩

春玉米8万亩

夏玉米16万亩

其他杂粮6万亩

中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见表6,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η水为0.6。

表6中旱年各种作物净灌水定额统计表

要求:

用直接算法,计算全灌区需从水库引取的逐旬毛灌溉用水量及全年毛灌溉用水总量。

________________

【习题七】畦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

基本资料

某灌区种植小麦,灌水定额m=50m3/亩,土壤透水性中等。由土壤渗吸试验资料得知:

第1小时内平均渗吸速度i0=150mm/h,α=0.5,地面坡度(畦田纵方向)为0.002。

要求:

(1)计算灌水时间(h)

(2)选择畦田长度和宽度

(3)计算入畦单宽流量[L/(s.m)]。

________________

【习题八】喷灌灌溉制度设计

基本资料

已知某灌区种植大田作物,土质量中壤土,土壤适宜含水率的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与田间持水率的70%。田间持水率为30%(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划湿润层深度为0.6m。据试验,耗水高峰期日平均耗水强度为5mm/d,灌溉期间平均风速小于3.0m/s。

题目解答

答案

参考 P9 参考 P30 参考 P30 参考 P42 及例 2-1 图解法 参考 P42 参考 P48 参考 P57

相关问题

  •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严守()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 A. 18B. 19C. 20D. 21

  • 【单选题】创意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生产B. 创造C. 创新D. 创意

  • 《齐民要术》由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A. 正确B. 错误

  •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重视人力资本培育C.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D.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要( )A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B发展高效节水灌溉C做好农业用水计量D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 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 A.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B.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C. 全链条协同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

  • 沙苑子的采收应在?1分 A. 果实成熟时B. 果实成熟后C. 果实未成熟时D. 种子成熟后

  • 目前,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A. 9亿亩B. 10亿亩C. 11亿亩D. 12亿亩

  • 8,分值:2关于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说法错误的是 A. 可减少农药使用B. 可降低环境污染C. 对人类和动物会有巨大毒害D. 可提高棉农收入

  • 4.[判断题]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A 对B 错

  • 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A. 农业社会学B. 农村经济学C. 农村社会学D. 农业推广学

  •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指出,从今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______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A. “三季不足”B. “两季不足、一季有余”C. “三季不足、两季有余”D. “一季不足”

  • [单选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A. 粗放型B. 规模化C. 大众型D. 集约型

  • 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A. 优化出口结构B.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府执法力度C.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 63. (1.0分) 阿里的ET农业大脑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判断猪是否患病。() A 对 B 错

  • 乌鹿育种有两个成果在国内是领先的,是通过科技厅2009年专家会鉴定的。() A. 对:B. 错

  • 下列关于灌溉渠系规划设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灌溉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等产值高的作物,可考虑采用低压管道输水B. 地下渠线要直,避免弯道和垂直起伏C. 从一个管道向两个以下管道分水时,必须设置分水井D. 经济实力弱,应考虑采用简易的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或采用节水灌溉制度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综合利用盐碱地。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土壤结构、盐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种、水利等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只有将它们全部调整到最佳状态,作物才能健康生长,盐碱荒地才能变成生态良田。盐碱土壤颗粒细,无正常土壤的团粒结构,板结、干硬、不透水、不透气,盐碱难以随水洗掉,于是科学家从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出发,发明一种生物基的“粘结剂”,将细小的盐碱土壤颗粒粘结成大颗粒,人造一种“团粒结构”,土壤通透性提高了,盐碱就能够被快速地淋洗掉,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工程设施和土壤改良不配套,缺少整体系统化的治理方案,不仅作物不具备生长条件,还会不断重复“脱盐返盐”的问题,改良周期长。为了决这一问题,科学家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优化各种技术参数,在各盐碱区域建立起不同治理模式。在天津、江苏、山东,针对土壤易受到海潮侵蚀,改良过的土壤容易重新返盐,科学家就筑堤建闸,控制地下水位,防止返盐,改良土壤;在山西、内蒙古,针对矿化水灌溉、渠道渗漏抬高地下水位,造成盐化土壤带,导致盐碱与干旱并存,科学家就建立灌排系统、控制地下水位,将盐分导出,重塑土壤结构,快速脱除土壤耕作层盐分,保持土壤水分。科学家还针对盐碱土壤的组成和肥力,开发出专用功能性材料、抗盐碱种子处理剂和抗逆材料,决盐碱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单一问题,开展耐盐品种筛选等,最终创建了以“重塑土壤,高效脱盐,疏堵结合,垦造良田”为原则的生态修复盐碱地系统工程技术体系。——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7月4日、10月26日)(1)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角度,说明科学家将“盐碱荒地”改造成“生态良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2)为什么盐碱地改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 【判断题】创意农业以以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核心。A. 对B. 错

  • 判断题(共30题,30.0分)73.(1.0分)牲畜因中毒死亡且肉未腐败变质,弃内脏,经高温消毒后可食用。()A 对B 错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观公园路10号3N2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