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第52题简述新《纲要》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答案:(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第20题 (2.0) 分 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型活动的是 ( B)A、植物生长;B、摩擦起电;C、生命现象;D、水的流动。第21题 (2.0) 分 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C)。A、观察法B、情景观察C、自然观察D、行为核对第22题 (2.0) 分 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B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第23题 (2.0) 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D )要求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第24题 (2.0) 分 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 C、观察蝌蚪D、观察小草第25题 (2.0) 分 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B )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C、观察水果D、观察石头第26题 (2.0) 分 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A)A、雾和雪B、昆虫C、彩虹D、小草第27题 (2.0) 分 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A、可操作性B、针对性C、层次性D、灵活性第28题 (2.0) 分 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第29题 (2.0) 分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第30题 (2.0) 分 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第31题 (2.0) 分 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A、形象生动性B、注意稳定性C、时空宽广性D、媒体多样性第32题 (2.0) 分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C)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第33题 (2.0) 分 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第34题 (2.0) 分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B、美国C、中国D、德国第35题 (2.0) 分 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B)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第36题 (2.0) 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第37题 (2.0) 分 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 )A、督导——反馈系统B、评价——督导系统C、反馈——校正系统D、校正——督导系统第38题 (2.0) 分 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B)A、哲学依据B、心理依据C、学科依据D、社会依据第39题 (2.0) 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C)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标准答案:(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作业总得分:0.01.第1题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A. 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B. 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C. 能尊重儿童D.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第52题简述新《纲要》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答案:(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第20题 (2.0) 分 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型活动的是 ( B)A、植物生长;B、摩擦起电;C、生命现象;D、水的流动。第21题 (2.0) 分 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C)。A、观察法B、情景观察C、自然观察D、行为核对第22题 (2.0) 分 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B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第23题 (2.0) 分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D )要求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第24题 (2.0) 分 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 C、观察蝌蚪D、观察小草第25题 (2.0) 分 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B )A、观察彩虹B、观察春蚕C、观察水果D、观察石头第26题 (2.0) 分 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A)A、雾和雪B、昆虫C、彩虹D、小草第27题 (2.0) 分 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A、可操作性B、针对性C、层次性D、灵活性第28题 (2.0) 分 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第29题 (2.0) 分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第30题 (2.0) 分 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程第31题 (2.0) 分 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B)A、形象生动性B、注意稳定性C、时空宽广性D、媒体多样性第32题 (2.0) 分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C)A、加涅B、皮亚杰C、布鲁纳D、布鲁姆第33题 (2.0) 分 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B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B、乌龟,金鱼,蝌蚪,蚕C、蛇,金鱼,泥鳅,蝌蚪D、乌龟,甲鱼,娇凤,蚕第34题 (2.0) 分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B )A、法国B、美国C、中国D、德国第35题 (2.0) 分 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B)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第36题 (2.0) 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第37题 (2.0) 分 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 )A、督导——反馈系统B、评价——督导系统C、反馈——校正系统D、校正——督导系统第38题 (2.0) 分 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B)A、哲学依据B、心理依据C、学科依据D、社会依据第39题 (2.0) 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C)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标准答案:(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您的答案: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教师未批改作业总得分:0.01.第1题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 A. 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 B. 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 C. 能尊重儿童
- D.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题目解答
答案
C.能尊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