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知悉范围;有条件的可以标注密点。A. 保密期限B. 定密责任人C. 承办人D. 公开日期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知悉范围;有条件的可以标注密点。 A. 保密期限 B. 定密责任人 C. 承办人 D. 公开日期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关于国家秘密定密的相关规定。核心知识点是确定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题目中已明确要求确定密级,因此需要补充的是另外两个要素中的一个。破题关键在于理解“保密期限”是与密级并列的核心要素,而其他选项(如定密责任人、承办人、公开日期)均与定密程序或后续管理相关,与题目中的语境不符。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四条,机关、单位确定国家秘密时,必须同时明确以下内容:
- 密级(绝密、机密、秘密);
- 保密期限(如“5年”或“长期”);
- 知悉范围(明确哪些机构、人员可以接触该秘密)。
题目中已提到“确定密级”,因此空格处应填写保密期限。其他选项分析如下:
- B. 定密责任人:负责确定密级的人员,但题目未涉及责任人身份;
- C. 承办人:与文件处理相关,非定密核心要素;
- D. 公开日期:涉及解密后的公开,与保密期限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