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其目的是清洁金属表面,去除不必要的杂质。 A. 酸洗B. 吹扫C. 干燥D. 钝化
制造汽车板簧采用( )A. 65Mn,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 B. 65Mn,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C. 20Mn2,经淬火+中温回火处理 D. 20Mn2,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锻造时钢材加热温度可通过加热后颜色判断,若钢的加热温度是1100°C颜色为:A. 白色 B. 黄色 C. 樱红 D. 赤色
石灰在水化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体积也有较大的收缩。A. 正确B. 错误
W18Cr4V钢的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分别是()。A.1260~1280℃,560℃三次 B.840~860℃,560℃三次 C.1260~1280℃,200℃三次 D.840~860℃,200℃三次
8、 锰是炼钢时使用的锰铁脱氧而残留在钢中的,锰是钢的( )元素。 A. 有益B. 有害C. 无关D. 主添加
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质包括 。A. 强度、变形、焊接性能、硬度B. 强度、塑性、冷弯性能、硬度C. 弹性、韧性、变形、硬性D. 强度、塑性、韧性、硬度
钢牌号Q235,其牌号解释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优质碳素结构钢A. 正确B. 错误
【单选题】下列材料中,属于韧性材料的是:A. 石材B. 木材C. 陶瓷D. 粘土砖
马氏体是( )A. 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B. 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C. 碳在γ-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D. 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
热门问题
当外力消除后变形不能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A. 对B. 错
()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A. 950B. 925C. 970D. 820
碳酸饮料瓶身常印有三角标识,且里面 数字 1 ,这种高分子材料可能是 A PP B PET C PE D P
纳米科技中的“纳米”通常指多大尺寸范围?A. 10^-3米B. 10^-6米C. 10^-9米D. 10^-12米
青铜是自然铜与铅和()等元素的合金。) A. 铁B. 锡C. 铂,)D. 镁
本章中介绍的金属激光切割机适合加工的材料() A. 碳钢B. 不锈钢C. 铝合金D. 亚克力
拉伸试件拉断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A. 先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B. 先取下破坏的试件,将新试件一端插入上夹头夹好,再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C. 先取下破坏的试件,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再装新试件
钢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钢中的平均含碳量,若为合金结构钢,第一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A. 十分数B. 百分数C. 千分数D. 万分数
常见的窝沟封闭剂的组成不包括 A. 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B. 稀释剂C. 引发剂D. 溶剂E. 磨料
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A. 正确B. 错误
一般而言,相对比医用金属、高分子、陶瓷材料的加工及成形性能而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金属的加工及成形性能非常好,可以加工成几乎任何形状,延展性好B.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好,有一定的韧性C. 陶瓷的脆性较大,无延展性D. 金属的脆性较大
砂轮的磨粒材料有()。 A. 碳化物B. 棕刚玉C. 白刚玉D. 金刚石
【单选题】船用中、高速柴油机活塞材料常用选用()。A. 灰口铸铁 B. 铝合金 C. 球墨铸铁 D. 铸钢
本章中介绍的金属激光切割机适合加工的材料() A. 铝合金B. 不锈钢C. 碳钢
膜剂中除药物、成膜材料外,常加甘油或山梨醇作()A. 避光剂B. 增塑剂C. 抗氧剂D. 着色剂E. 脱膜剂
陶瓷植入材料主要有:A. 生物惰性陶瓷B. 生物活性陶瓷C. 生物可吸收性陶瓷D. 生物不可吸收性陶瓷E. 生物降解陶瓷
焊接电子元件时,常用的焊锡丝主要成分是() A. 纯锡B. 锡铅合金C. 铅D. 锡银合金
进行“金属切削试验”的是A. 费雷德里克·泰勒B. 亨利·法约尔C. 马克斯·韦伯D. 乔治·埃尔顿·梅奥E.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二、判断题(×)1、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随钢中碳元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2、桥梁建筑用钢材应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焊接性和防锈性。(√)3、Q195、Q255都是碳素结构钢的牌号。(√)4、若钢材抗拉强度一定,其屈服强度越大,延缓结构损坏过程的潜力越小。(×)5、A钢材伸长率为20%,B钢材伸长率为30%,则A钢材的塑性比B钢材的塑性好。(×)6、屈强比越低,结构可靠性越高,所以,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屈强比小的好。(×)7、钢的强度和硬度随含碳量的增加而提高,所以,钢材中含碳量越大越好。(√)8、屈强比是指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此值越小,结构的可靠性越高。9、经过冷加工钢筋,其屈服强度大为提高,但塑性显著降低,脆性随之增加。( )
LOM工艺对原型进行表面涂覆处理可以提高强度和改进抗湿性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