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动火点(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A. 10B. 15C. 20D. 30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A. 传染病B. 尘肺、中毒性疾病C. 公害病D. 职业病E. 食源性疾病
液化石油气罐车在运输途中发生大量泄漏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什么? A. 戴好防护面具与手套B. 切断一切电源C. 组织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D. 组织人员向下风方向疏散
在受限空间作业期间,对气体必须进行不间断的测试分析,一般多长时间检测登记一次。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15分钟
受限空间氧气浓度处于哪个范围内方可进入受限空间 ()A. 19.5%以下B. 19.5%~23%C. 18.5%~23.5%D. 23%以上
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GB18871-2002中将辐射工作场所分为()。A. 控制区B. 监督区C. 实验区D. 工作区E. 操作区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A. 人类B. 生物圈C. 地球D. 人类居住地
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B. 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C. 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更大D. 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E. 沉降的污染物因刮风再次进入大气是二次污染物
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 )、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A. 防火B. 防水C. 防盗D. 防丢失E. 防破坏
受限空间作业的氧含量分析合格标准是( )A. 大于15%;B. 大于17%;C. 大于21%;D. 19.5%~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热门问题
1 . 材料一 2020年9月1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会议指出,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二 如今的垃圾分类与时下流行的互联网元素邂逅。智能回收机的出现将改变人们把生活垃圾“一包丢”的习惯。刷卡、选择垃圾种类、投放垃圾——简单几步骤,就可以完成垃圾分类,令人大呼“新潮”。目前,某市城管局投放的首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试用,让垃圾分类变得简单而智能,提高了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其物尽其用。【我思考】(1)实行垃圾分类符合我国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怎样的方针? 【我分析】(2)材料二中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试用,让我们感受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 【我践行】(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传统能源。 A. 正确B. 错误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4亿吨B. 5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转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A. 生产方式B. 生活方式C. 消费方式D. 发展方式
14.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三区四县”C. “一厅三片”D. “一厅四县”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A.节约优先B. 发展为主C. 保护优先D. 自然恢复为主
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空气汞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A. 0.01 mg/m 3B. 0.02 mg/m 3C. 0.05 mg/m 3D. 0.08 mg/m 3E. 0.10 mg/m 3
判断题(共30题,30.0分)76. (1.0分)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文明的延续,为了满足当下和今后人民群众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A 对B 错
判断题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 错( )
5.[判断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系统化构建,注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不仅关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注各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A 对B 错
54. (1.6分)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A 对B 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三区四县”D. “一厅四县”
14.[判断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A 对B 错
1. ( )是指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废弃 可回收利用的物资。 A. 可利用资源B. 再生资源C. 可加工资源D. 环保资源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方位全过程推行()。 A.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B. 绿色投资、绿色建设C. 绿色生产、绿色流通D.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判断题(共10题,10.0分)-|||-题型说明: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33.(1.0分)人类不必考虑自然的承载去发展经-|||-济。-|||-A 对-|||-B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一厅四县”D. “三区四县”
据新华社2024年11月23日报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____,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____。 A. 达到20%首位B. 超过25%首位C. 达到20%第二位D. 超过25%第二位
18.(判断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A 对B 错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5亿吨B. 4亿吨C. 6亿吨D. 3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