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造成粉尘爆炸事故的是:( )。A. 金属粉尘B. 煤粉C. 面粉D. 石灰粉
某水域经几次监测CODCr的浓度为:16.9mg/L、19.8mg/L、17.9mg/L、21.5mg/L、14.2mg/L,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浓度值是()mg/L。A、18.1 B、21.5 C、19.9 D、19.4
属于物理性污染类型的包括: A. 热污染B. 重金属污染C. 放射性污染D. 农药污染
53. 对污染物浓度数据有效性的最低要求中规定 SO2、NO2、CO、PM10和 PM2.5的 24h 平均值须符合每日至少有 个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
对次生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B. 与原生环境相比,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C. 次生环境比原生环境差D. 人类活动时不重视物质、能量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E. 大量砍伐森林等人类活动将使次生环境日趋恶化
空气隔离标识的颜色是() A. 红色B. 蓝色C. 黄色D. 粉色E. 橘红色
环境因素的排查应考虑A. 三种状态B. 三种时态C. 八种类型D. 以上都是
对可燃气体进行监测和报警,报警值一般().A. 等于爆炸上限值 B. 小于爆炸上限值 C. 等于爆炸下限值 D. 小于爆炸下限值
煤气中毒主要是指哪种有害气体中毒( )A. —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甲烷D. 硫化氢
水源水往往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处理。用地面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常规处理程序是()A. 消毒→过滤→混凝沉淀B. 过滤→消毒→混凝沉淀C.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 混凝沉淀→消毒→过滤E. 消毒→混凝沉淀→过滤
热门问题
关于空气净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空气净化技术有不同的气流方式B. 不同气流方式,其换气次数相同C. 过滤空气,以控制尘埃含量D. 空气在进入手术室之前要经过初、高效2级过滤器E. 净化空气的气流方式分为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54. (1.6分)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A 对B 错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三区四县”D. “一厅四县”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的方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A. 节约优先B. 发展为主C. 保护优先D. 自然恢复为主
14.[判断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A. 对B. 错
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传统能源。 A. 正确B. 错误
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一厅三片”C. “一厅四县”D. “三区四县”
5.[判断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系统化构建,注重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不仅关注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注各制度之间的协调与配合。A. 对B. 错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4亿吨B. 5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14.2024年1月1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公布。此次发布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重点区域和生态环保、设施互通、产业创新、民生服务四大重点领域。 A. “三区三带”B. “三区四县”C. “一厅三片”D. “一厅四县”
遇水燃烧物如锂发生火灾、应用沙土灭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A. 正确B. 错误
国家标准规定室内空气汞的最大允许浓度为()A. 0.01 mg/m 3B. 0.02 mg/m 3C. 0.05 mg/m 3D. 0.08 mg/m 3E. 0.10 mg/m 3
18.(判断题)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A. 对B. 错
我国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目前全国累计完成()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A. 5亿吨B. 4亿吨C. 6亿吨D. 3亿吨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方位全过程推行()。 A. 绿色规划、绿色设计B. 绿色投资、绿色建设C. 绿色生产、绿色流通D. 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判断题(共10题,10.0分)-|||-题型说明: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33.(1.0分)人类不必考虑自然的承载去发展经-|||-济。-|||-A 对-|||-B错
据新华社2024年11月23日报道,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____,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年碳汇量达到12亿吨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____。 A. 达到20%首位B. 超过25%首位C. 达到20%第二位D. 超过25%第二位
判断题美丽中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 ) 错(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根本上转变(),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A. 生产方式B. 生活方式C. 消费方式D. 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