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计算公式中符号W表示的是A 化学因数B 滴定度((mg/ml))C 称样量((g))D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E 滴定液的浓度校正因数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时,计算公式中符号$W$表示的是 A 化学因数 B 滴定度($\text{mg/ml}$) C 称样量($\text{g}$) D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text{ml}$) E 滴定液的浓度校正因数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计算公式的符号含义。关键在于理解各选项在滴定分析中的作用:
- 化学因数(A):用于调整滴定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
- 滴定度(B):表示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 称样量(C):实际称取的样品质量,是计算百分含量的基础;
- 消耗体积(D):滴定过程中使用的滴定液体积;
- 校正因数(E):用于修正滴定液的实际浓度偏差。
核心思路:明确公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结合阿司匹林测定的典型公式推导。
在酸碱滴定法中,阿司匹林(C₉H₈O₄)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ext{C}_9\text{H}_8\text{O}_4 + 2\text{NaOH} \rightarrow \text{C}_9\text{H}_7\text{O}_4\text{Na}_2 + \text{H}_2\text{O}$
物质的量比为1:2,需通过化学因数调整。
计算公式通常为:
$\text{百分含量} = \frac{T \times V \times F}{W} \times 100\%$
其中:
- $T$:滴定度(mg/ml),即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阿司匹林的质量;
- $V$: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 $F$:校正因数;
- $W$:称样量(g),即实际称取的样品质量。
关键结论:
公式中$W$代表称样量,用于计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