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线密度测试1概述 纱线线密度是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法定单位为特克斯 (tex),即每千 米( km)纱线(或单丝)所具有的公定重量( g)。纱线线密度决定织物的品种、用途、风格和物理机械性质。 纱线线密度测试要确定试样的长度、 质量, 其中长度测定用框架式测长 仪,质量测定用等臂天平或电子天平。2目的与要求 通过测试, 掌握纱线线密度的测试方法, 培养熟练使用仪器的能力, 了解影响纱线线 密度测试结果的因素,并学会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3采用标准3.1采用标准: GB/T 4743 、 ISO 20.0.2《纺织品 卷装纱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绞纱法》3.2相关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 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GB/T 999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6503 《合成纤维 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 、 GB/T 650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 FZ/T 10035《纺织材料 标 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 》、 FZ/T 01015 、 ISO 6741-1 《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 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等。4仪器与用具4.1 缕纱测长仪4.2通风式快速烘箱,链条天平或电子天平(灵敏度为 1mg 或 10mg)5原理缕纱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 可以设定绕取圈数, 每圈(纱框周长) 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 仪器启动后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一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试样。然后将绕取的 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6取样6.1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 需要及同一品种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6.2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在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 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7试样7.1长丝纱至少测试 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 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摇取 1 缕纱。7.2如要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则至少应测 20 个试样。8环境及修正调湿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按 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非标准大气按《五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 14 项修正或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将试样放在标准要求大气中作预调湿,时间不少于 4h,然后暴 露于试验用标准大气中 24h,或暴露至少 30.in,质量变化不大于 0.1%。纱线线密度测试 ( 续)9程序与操作9.1从纱线卷装中退绕,除去开头几米,并将纱线头引入到缕纱测长仪(见图 1)的纱框上,启动仪器,摇出缕纱,作为待测试样。纱线长度要求如表 1 所示。卷绕时应按表 2 要求设置一定的卷绕张力。表 1 缕纱长度要求纱线( tex )低于 12.512.5~ 100大于 100缕纱长度( m)200100109.2从测长仪上取下缕纱,对每缕纱依次称重,并称总质量(精确至 0.01g )。9.2.1测量调湿纱线的线密度:直接称量调湿测试缕纱的质量。9.2.2测量烘干纱线的线密度:开启电源开关,按表 3 设定烘燥温度,按下烘燥启动按键,将试样烘至恒 重。称重时关断加热电源和通风气流(按下烘燥停止按键),用钩篮器钩住烘篮, 1min 后开始逐篮称重,10.in 内称完,记录每个试样质量;继续烘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重,当两次称重的质量变 化≤0.05%时,可以认为已经烘干至恒重。表 3 不同材料试样烘燥温度要求9.2.3测量公定回潮率下的纱线线密度:步骤同 9.2.2 。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按《四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 14 项修正。9.2.4测量洗净纱线调湿后的线密度:将缕纱按 14 项洗净,晾干,预调湿。调湿后,称重。9.2.5测量洗净纱线烘干线密度: 将缕纱按 14项“洗净纱线去除整理物质的方法”洗净, 晾干后, 步骤同 9.2.2 。9.2.6测量洗净纱线带公定回潮率和带商业允贴的线密度:步骤同 9.2.5 。10结果计算10.1调湿纱线的线密度 (tex)= ( 1)10.2烘干纱线的线密度 (tex)= (2)10.3公定回潮下或带商业允贴的纱线的线密度 (tex)= (3)式中: R-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k- 纱线的商业允贴, %。对于混纺纱线, R、K由所含纤维各自的商业回潮率及其含量 (烘干质量 )比例加权计算而得。此比例是已知 的,或由 GB/T 2910 、GB/T 2911 或 FZ/T 01026 分析测定。应注意:各国对于回潮率规定并不一致,我国 常见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 4。表 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表 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0.4线密度变异系数计算:⏺-- 测试缕纱数( n≥20);-- 每缕纱的质量。11测试报告1..1记录:试样名称、编号、原料、取样方法、仪器型号、称重方法、测试日期、偏离细节等。1..2计算:各种回潮率下纱线的线密度。12相关知识12.1当纱线试样长度有限或不宜用缕纱法时,可采用测长称重法。即将调湿后的试样施加一定的张力使 其伸直,量取长度,称重,计算。12.2缕纱法中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缕纱测长仪与控制系统有密切关系,使用中要求计数准确、启停平 稳、圈数不能有过冲,纱框周长要准确、张力机构要灵活等(定期保养、校准),测试时还要掌握好转速, 且加合适的张力,线密度测得才准确。12.3商业回潮率:当计算线密度和商业质量(纺织材料在交货时结算的质量)时,与纺织材料烘干质量 并用的一个约定值,此约定值被正式采用为回潮率。国内使用的商业回潮率按照 GB 9994的规定,国际上使用的商业回潮率和商业允贴按照 FZ/T 01015 附录 A 列表。12.4公定(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定量等需要而规定的回潮率,纯属为工作方便而约定,它表 示折算商业(公定)质量时要加到干燥质量上的水分量对干燥质量的百分率。通常公定回潮率稍高于标准 回潮率或取其上限。公定回潮率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商业回潮率,我国有些资料和标准中也采用商业回潮率 的名称,此外国际上对商业回潮率的规定并不一致,我国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在 GB 9994 中都有 规定。12.5商业允贴: 商业核算时规定的允许贴现率, 表示折算商业质量时要加到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 上的水分和萃取物量对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的百分率。12.6线密度计算举例:线密度保留一位小数。例 1: 30 缕棉纱的烘干重量为 76.84g ,求其线密度
3.1采用标准: GB/T 4743 、 ISO 2
0.0.2《纺织品 卷装纱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绞纱法》
3.2相关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 和回潮率的测定 烘箱干燥法》、GB/T 999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GB/T 6503 《合成纤维 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 、 GB/T 6502《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 FZ/T 10035《纺织材料 标 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 》、 FZ/T 01015 、 ISO 6741-1 《纺织纤维和纱线交付货物商业 质量的测定质量的测定和计算》等。4仪器与用具
4.1 缕纱测长仪
4.2通风式快速烘箱,链条天平或电子天平(灵敏度为 1mg 或 10mg)5原理缕纱测长仪由单片微机控制, 可以设定绕取圈数, 每圈(纱框周长) 一米,预加张力可以调节, 仪器启动后电机带动纱框转动,按规定绕取一定长度的缕纱(一绞),逐缕称重作为试样。然后将绕取的 缕纱通过通风式快速烘箱烘干,在箱体内对试样进行称重,最后根据测得质量计算纱线的线密度。6取样
6.1在防止样品回潮率变化的前提下,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样品。生产企业要根据厂内测试周期的 需要及同一品种设备数量的多少,按照“在一个周期内普遍监控到”的原则合理安排取样。
6.2贸易取样数量可以根据产品标准的规定或有关协议抽取。在无此方面标准的情况下,应根据对测试 结果要求的精密度和概率水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确定。7试样
7.1长丝纱至少测试 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 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摇取 1 缕纱。
7.2如要计算线密度变异系数,则至少应测 20 个试样。8环境及修正调湿和测试用标准大气按 GB 6529规定的二级标准,非标准大气按《五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 14 项修正或根据产品标准规定。将试样放在标准要求大气中作预调湿,时间不少于 4h,然后暴 露于试验用标准大气中 24h,或暴露至少 3
0.in,质量变化不大于 0.1%。纱线线密度测试 ( 续)9程序与操作
9.1从纱线卷装中退绕,除去开头几米,并将纱线头引入到缕纱测长仪(见图 1)的纱框上,启动仪器,摇出缕纱,作为待测试样。纱线长度要求如表 1 所示。卷绕时应按表 2 要求设置一定的卷绕张力。表 1 缕纱长度要求纱线( tex )低于 1
2.51
2.5~ 100大于 100缕纱长度( m)20010010
9.2从测长仪上取下缕纱,对每缕纱依次称重,并称总质量(精确至
0.01g )。
9.
2.1测量调湿纱线的线密度:直接称量调湿测试缕纱的质量。
9.
2.2测量烘干纱线的线密度:开启电源开关,按表 3 设定烘燥温度,按下烘燥启动按键,将试样烘至恒 重。称重时关断加热电源和通风气流(按下烘燥停止按键),用钩篮器钩住烘篮, 1min 后开始逐篮称重,1
0.in 内称完,记录每个试样质量;继续烘燥,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重,当两次称重的质量变 化≤0.05%时,可以认为已经烘干至恒重。表 3 不同材料试样烘燥温度要求
9.
2.3测量公定回潮率下的纱线线密度:步骤同 9.2.2 。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按《四 烘箱法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中 14 项修正。
9.
2.4测量洗净纱线调湿后的线密度:将缕纱按 14 项洗净,晾干,预调湿。调湿后,称重。
9.
2.5测量洗净纱线烘干线密度: 将缕纱按 14项“洗净纱线去除整理物质的方法”洗净, 晾干后, 步骤同
9.
2.2 。
9.
2.6测量洗净纱线带公定回潮率和带商业允贴的线密度:步骤同 9.2.5 。10结果计算1
0.1调湿纱线的线密度 (tex)= ( 1)1
0.2烘干纱线的线密度 (tex)= (2)1
0.3公定回潮下或带商业允贴的纱线的线密度 (tex)= (3)式中: R- 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k- 纱线的商业允贴, %。对于混纺纱线, R、K由所含纤维各自的商业回潮率及其含量 (烘干质量 )比例加权计算而得。此比例是已知 的,或由 GB/T 2910 、GB/T 2911 或 FZ/T 01026 分析测定。应注意:各国对于回潮率规定并不一致,我国 常见纱线的公定回潮率见表 4。表 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 表 4 常用纱线的公定回潮率1
0.4线密度变异系数计算:⏺-- 测试缕纱数( n≥20);-- 每缕纱的质量。11测试报告
1..1记录:试样名称、编号、原料、取样方法、仪器型号、称重方法、测试日期、偏离细节等。
1..2计算:各种回潮率下纱线的线密度。12相关知识1
2.1当纱线试样长度有限或不宜用缕纱法时,可采用测长称重法。即将调湿后的试样施加一定的张力使 其伸直,量取长度,称重,计算。1
2.2缕纱法中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缕纱测长仪与控制系统有密切关系,使用中要求计数准确、启停平 稳、圈数不能有过冲,纱框周长要准确、张力机构要灵活等(定期保养、校准),测试时还要掌握好转速, 且加合适的张力,线密度测得才准确。1
2.3商业回潮率:当计算线密度和商业质量(纺织材料在交货时结算的质量)时,与纺织材料烘干质量 并用的一个约定值,此约定值被正式采用为回潮率。国内使用的商业回潮率按照 GB 9994的规定,国际上使用的商业回潮率和商业允贴按照 FZ/T 01015 附录 A 列表。1
2.4公定(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定量等需要而规定的回潮率,纯属为工作方便而约定,它表 示折算商业(公定)质量时要加到干燥质量上的水分量对干燥质量的百分率。通常公定回潮率稍高于标准 回潮率或取其上限。公定回潮率在国际上通常称为商业回潮率,我国有些资料和标准中也采用商业回潮率 的名称,此外国际上对商业回潮率的规定并不一致,我国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在 GB 9994 中都有 规定。1
2.5商业允贴: 商业核算时规定的允许贴现率, 表示折算商业质量时要加到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 上的水分和萃取物量对已萃取并干燥的材料的质量的百分率。1
2.6线密度计算举例:线密度保留一位小数。例 1: 30 缕棉纱的烘干重量为 7
6.84g ,求其线密度
题目解答
答案
解:实际线密度 /tex=
例 2: 30 缕涤棉 (65/35) 混纺纱的烘干重量为 55.03g ,求其线密度
解:实际线密度 /tex= tex
按 GB/T9995 的规定, 如果供给烘箱的大气条件不是标准大气条件时, 需参阅《四 烘箱法 测定纺织材料水分》修正。
12.7描述纱线粗细程度的指标除线密度外,还有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毛型纱线常采用公制支数,棉型 纱线常用英制支数表示。
12.8Y802K 型通风式快速烘箱的推广,使线密度的测定效率提高了很多;电子天平的零位虽然容易受温 度影响产生漂移,但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可靠性的提高,这种漂移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之售价的降低, 电子天平有替代链条天平的趋势。
纱线捻度测试
1概述
短纤维为了纺制成纱需要加捻, 长丝为了便于加工或提高紧密度也需要加捻, 捻度对纱线的结 构、物理性能、织物的风格及成衣的服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它是评定产品等级的主要依据。纱线捻度的 测试方法有:直接计数法、退捻加捻法。其中退捻加捻法又分为:退捻加捻 A 法、退捻加捻 B 法、三次退
捻加捻法。直接计数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有捻复丝、股线、缆线;退捻加捻法适用于棉、毛、丝、麻及 其混纺纤维的单纱。
2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纱线捻度的测试, 了解纱线捻度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取样 要求,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
3采用标准
3.1采用标准: GB/T 2543.1 、ISO 2061《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 1部分:直接计数法》 、GB/T 2543.2 、 ISO/DIS 17202《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二部分:退捻加捻法》、 GB/T 14345《合成纤维长丝捻度试验 方法》。
3.2相关标准: FZ/T 10001《气流纱捻度的测定 退捻加捻法》等方法标准及其涵盖的产品标准, GB 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国外相关的 ASTM D 1422、 D 1423、AS 2001.1.2.14 、BS 2085、JIS
L 1095 、 CAN/CGSB-4.2N0.8、 BISFA 等标准。
纱线捻度测试
4仪器与用具
4.1Y331LN型纱线捻度仪(如图 27?1 所示,细节见图 37?1, Y331A纱线捻度仪局部)
4.2分析针。
纱线捻度测试
5原理
5.1直接计数法是指在规定的张力下,夹住一定长度试样的两端,旋转试样一端,退去试样 的捻度,直至试样构成单元平行时测得捻回数的方法。退去的捻数即为该长度纱线试样的捻回 数。
5.2退捻加捻法是测定捻度的间接方法。退捻加捻 A 法是在一定张力下,用夹持器夹住已知 长度被测试样纱线的两端,经退捻和反向加捻后,试样回复到起始长度所需捻回数的 50%即为
该长度下的纱线捻回数;退捻加捻 B 法是在第一个试样按 A法测试的基础上,第二个试样按第 一个试样测得的捻回数的 1/4 进行退捻,然后加捻至初始长度,以避免因预加张力及意外牵伸 引起的测量误差。三次退捻加捻法一般适用于气流纺纱的产品。
6取样
根据产品标准或协议的有关规定抽取样品, 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没有规定的按表 27-1
方法标准抽取。
表 1 批量样品取样
一批或一次装载货物的箱数 | ≤3 | 4~10 | 11~30 | 31~74 | ≥75 |
随机抽取的最少箱数 | 1 | 2 | 3 | 4 | 5 |
7环境及修正
相对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试样长度的变化, 从而对捻度有间接影响。 因此调 湿及测试用大气应符合 GB 6529 的规定。
8试样
8.1应以实际能做到的最小牵引力力从卷装的尾端或侧面取出试样。为了避免不良纱段,舍 弃卷装的始端和尾端各数米长。
8.2如果从同一个卷装中取样超过 1 个,各试样之间则至少要有 1m以上的间隔, 如果从同一 个卷装中取样超过 2 个,则应分组取样,每组不应超过 5 个试样,各组之间有数米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