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通常用来获得下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是() A. 单液淬火B. 双液淬火C. 分级淬火D. 等温淬火
通常用来获得下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是()
- A. 单液淬火
- B. 双液淬火
- C. 分级淬火
- D. 等温淬火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淬火方法特点及贝氏体组织形成条件的理解。
解题核心:明确下贝氏体的形成温度区间(300-500℃)及所需冷却特点(需在过冷奥氏体稳定区保持一定时间),结合各淬火方法的冷却路径进行匹配。
关键点:等温淬火通过在贝氏体形成温度区间等温停留,使奥氏体分解为下贝氏体,是唯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下贝氏体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
- 温度区间:300-500℃(低于上贝氏体的形成温度)。
- 冷却特点:需在奥氏体的稳定区(约500℃以下)保持一定时间,使奥氏体分解为贝氏体,而非直接形成珠光体。
选项分析:
- A. 单液淬火:冷却连续且速度较快,无法在下贝氏体形成温度区间停留,易形成马氏体或珠光体。
- B. 双液淬火:通过两种冷却介质分段冷却,仍属于连续冷却,无法满足等温停留的要求。
- C. 分级淬火:先快速冷却到较高温度(如熔盐中),再转入低温介质,冷却路径仍为连续,无法精准控制在贝氏体形成温度区间。
- D. 等温淬火:将工件保持在贝氏体形成温度区间(如300-500℃)一段时间,使奥氏体分解为下贝氏体,完全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