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0.(2021湖南)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Al2O3、Fe2O 3、CaF2等物质。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 (CO3)3·nH2 O的工艺流程如下:-|||-①MgO调 |1=5-|||-浓H2SO4 H2O FeCl,溶液 2絮凝剂 NH4HCO,溶液-|||-独居石→ 焙烧 → 水浸 → 除磷 → 聚流 沉饰 (CO2),·nH2O-|||-酸性废气 滤渣I 滤渣Ⅱ 滤渣Ⅲ 、 、-|||-滤液-|||-回答下列问题:-|||-(1)铈的某种核素含有58个质子和80个中子,该核素-|||-的符号为 __ o-|||-(2)为提高"水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 (至少写两条)。-|||-(3)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 __ (填化学式)。-|||-(4)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 __ o-|||-(5)"沉铈"过程中,生成Ce2(CO3)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__ ,-|||-常温下加入的NH4HCO 3溶液呈 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已知:NH3·H 2O的 _(b)=1.75times -|||-^-5, H2CO3的 _(a1)=4.4times (10)^-7, _(a2)=4.7times (10)^-11 )。-|||-(6)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PO4,在高温条件下,-|||-Li2CO3、葡萄糖(C6H12O6)和FePO4 可制备电极材-|||-料LiFePO4,同时生成CO和H 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 考查要点: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工艺流程中的物质分离、沉淀溶解平衡、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配平及溶液酸碱性判断等知识。
- 解题核心:
- 核素符号:根据质子数和中子数确定质量数,书写核素符号。
- 水浸效率: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分析。
- 滤渣成分:结合流程中金属离子的沉淀pH及物质性质判断。
- 絮凝剂作用:加速微粒聚沉。
- 离子方程式:根据反应物与产物的组成书写,注意气体和沉淀符号。
- 溶液酸碱性:通过盐类水解比较对应离子的水解程度。
- 化学反应配平: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注意气体产物。
(1) 铈的核素符号
- 关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58+80=138,符号为${}_{58}^{138}\text{Ce}$。
(2) 提高“水浸”效率的措施
- 关键: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如加热、粉碎、搅拌等。
(3) 滤渣Ⅲ的主要成分
- 关键:调pH至5时,${\text{Fe}^{3+}}$和${\text{Al}^{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主要成分为Fe(OH)₃和Al(OH)₃。
(4) 絮凝剂的作用
- 关键:絮凝剂通过吸附作用加快不溶物聚沉,便于过滤。
(5) 沉铈反应及溶液酸碱性
- 离子方程式:${\text{Ce}^{3+}}$与${\text{HCO}_3^-}$反应生成${\text{Ce}_2(\text{CO}_3)_3 \cdot n\text{H}_2\text{O}}$,同时释放${\text{CO}_2}$。
- 溶液酸碱性:比较${\text{NH}_4^+}$和${\text{HCO}_3^-}$的水解程度,${K_a}$与${K_b}$计算表明溶液呈碱性。
(6) 化学反应方程式
- 关键:配平${\text{Li}_2\text{CO}_3}$、${\text{C}_6\text{H}_{12}\text{O}_6}$与${\text{FePO}_4}$的反应,生成${\text{LiFePO}_4}$、${\text{CO}}$和${\text{H}_2\tex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