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问题。-|||-小气球-|||-玻璃导管-|||-红磷-|||-细沙 中-|||-= )=0=-|||-a-|||-(1)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该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原因-|||-是__ -|||-(3)不选用敞口容器进行该实验的原因是 __-|||-(4)下列图像中,能够体现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的是 __ (填字母)。-|||-品-|||-0 时间 0 时间-|||-h问题。-|||-小气球-|||-玻璃导管-|||-红磷-|||-细沙 中-|||-= )=0=-|||-a-|||-(1)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该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来代替玻璃导管,原因-|||-是__ -|||-(3)不选用敞口容器进行该实验的原因是 __-|||-(4)下列图像中,能够体现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的是 __ (填字母)。-|||-品-|||-0 时间 0 时间-|||-h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装置分析,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设计原理及质量变化图像的判断。核心思路是理解实验中各部分的作用及质量变化规律:
- 化学反应方程式需正确书写红磷燃烧的反应;
- 小气球的作用需结合密闭性和气体缓冲分析;
- 密闭装置的必要性在于保证气体体积变化的准确性;
- 质量变化图像需体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趋势。
第(1)题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 + 5O_2 \xlongequal{\text{点燃}} 2P_2O_5$
关键点:反应物为红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需注意化学式书写及配平。
第(2)题
第一空
小气球的作用是密封锥形瓶(防止空气逸出),同时缓冲气体受热膨胀产生的压力,保护装置。
第二空
不能用玻璃棒代替玻璃导管。原因:玻璃导管可将受热膨胀的气体导入气球中,而玻璃棒无法有效导气,可能导致装置内压强过大,引发危险。
第(3)题
若使用敞口容器,红磷燃烧时会消耗氧气,导致气体体积减少,但氧气来源于空气且反应涉及气体,敞口会导致气体逸散,无法准确测量氧气含量。
第(4)题
实验中,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总质量逐渐增加,当氧气耗尽后质量保持不变。图像d(质量先增加后稳定)符合此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