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new chat icon top
  • icon-chaticon-chat-active搜题/提问
    new chat icon
    新建会话
  • icon-calculatoricon-calculator-active计算器
  • icon-subjecticon-subject-active学科题目
  • icon-pluginicon-plugin-active浏览器插件
  • icon-uploadicon-upload-active上传题库
  • icon-appicon-app-active手机APP
recent chat icon
历史记录
首页
/
历史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历史云雾的深处武歆  来到天津的外地人,总要去“五大道”走走看看。尽管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随风枫逝,但幸好还有这些建筑留存了下来,以供后人追忆历史云雾背后的人和事。  我喜欢在午后,一个人在这些街道上慢慢地走。看偶尔飘飞起来的树叶,看惆怅忧郁的建筑,也“看”建筑背后已走远的人。“曹锟旧居”就是在那个秋季的午后,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闯进我忆旧的思绪中的。  我站在曹锟旧居前,看那狭长的木质窗户,上面布满了灰尘。  我最早知道“曹锟”这个名字,是在30多年前中学时代的课本里。一个“贿选总统”的烙印,重重地盖在他名字上面。盖得那样结实,没有一丝缝隙。是的,“贿选总统”的臭名始终伴随着曹锟。  1924年“北京政变”,曹锟被冯玉祥囚于北京延庆楼,而后馮玉祥退出北京,曹锟被迫下野。但是,下野后的曹锟来到天津,还是照旧与“贿选总统”的名声相联,并且又因为沸沸扬扬的家务事,名声更是难堪——曹锟的三夫人和四夫人,因争宠、争财大打出手,双方雇用了许多流氓打架斗殴,后来又变成巡捕持枪对峙,闹得英租界硝烟弥漫。一段时间里,大报小报都是曹锟家里械斗的消息,前“大总统”出了大丑,“贿选”这个印章也就更加紧密相随,无法让人忘记了。  民国时期的五大“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在天津的“五大道”租界地,都有他们或大或小的公寓。在民间,假如以“坏名声”为标杆,给这五位“大人物”排列顺序,显然曹锟的排列会“荣幸”靠前。老百姓痛恨腐败,就像是厌恶下水道里面的脏物一样,而曹锟的“贿选”,显然属于腐败范畴,所以把曹锟排在坏名声的前列,一点也不足为奇。  同样当过“大总统”而后下野的徐世昌,就比曹锟的名声好。两个人早年的公寓都在天津五大道的英租界,而且相距不到五分钟的距离,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却相差极大——曹锟是“贿选总统”称号,而徐世昌则是“文治总统”称号。  徐世昌下野后,吟诗作画搞收藏,还组织了一个“晚晴诗社”,编书出书,单凭一本雕版的《清儒学案》,就得到了许多后来学者的肯定。而曹锟下野后,因为“后院起火”,闹得世人看尽了他的笑话。  不过,在曹锟的晚年,人生将要终结之时,他张扬了一次自己的气势。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之后,日本政府急于在各“沦陷区”成立所谓的“治安维持会”,与此同时,也想成立一个亲日的“中国政府”,这样就必须有一个显赫的人物“出山”,才能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抗衡。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他们想到了天津租界地里那些下野的大人物,经过仔细梳理,曹锟成了日本侵略者选中的人。  于是,南海路出现了许多高级轿车;曹锟的宅邸前出现了许多日伪大人物……但是曹锟面对他们许下的高官厚禄,始终不为所动。日本人不死心,早上来,下午来,晚上来,成群结队。曹锟或是不开大门,或是大声斥责这些人,表示不当汉奸的决心。这让当时许多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有想到。   晚年的曹锟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1938年,曹锟病死在公寓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76岁的曹锟终于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据说他的死与日本人有关,可能死于谋杀,这已经成为一桩历史的疑案。但无论怎样,曹锟拒做汉奸的行为,为他自己的历史辞典,增添了明亮的一笔。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先介绍曹锟“贿选总统”的狼藉名声和人生困境,后写他坚守民族大义,保住晚节,先抑后扬,行文跌宕曲折。B.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夹叙夹议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有利于在叙述历史事件和介绍历史人物的同时,适时对人物给予评价。C.标题“在历史云雾深处”意蕴深刻,“云雾”意味着不容易看明白,“深处”意味着一些史料实情藏得很深,需要深人发掘,才能大白于世人。D.开头以天津“五大道”遗留下来一些建筑作为引子,作者追寻“曹锟旧居”,然后由这些建筑睹物思人,引出对曹锟一生的回忆、评价和怀念。文章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曹锟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历史云雾的深处

武歆

  来到天津的外地人,总要去“五大道”走走看看。尽管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随风枫逝,但幸好还有这些建筑留存了下来,以供后人追忆历史云雾背后的人和事。

  我喜欢在午后,一个人在这些街道上慢慢地走。看偶尔飘飞起来的树叶,看惆怅忧郁的建筑,也“看”建筑背后已走远的人。“曹锟旧居”就是在那个秋季的午后,在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闯进我忆旧的思绪中的。

  我站在曹锟旧居前,看那狭长的木质窗户,上面布满了灰尘。

  我最早知道“曹锟”这个名字,是在30多年前中学时代的课本里。一个“贿选总统”的烙印,重重地盖在他名字上面。盖得那样结实,没有一丝缝隙。是的,“贿选总统”的臭名始终伴随着曹锟。

  1924年“北京政变”,曹锟被冯玉祥囚于北京延庆楼,而后馮玉祥退出北京,曹锟被迫下野。但是,下野后的曹锟来到天津,还是照旧与“贿选总统”的名声相联,并且又因为沸沸扬扬的家务事,名声更是难堪——曹锟的三夫人和四夫人,因争宠、争财大打出手,双方雇用了许多流氓打架斗殴,后来又变成巡捕持枪对峙,闹得英租界硝烟弥漫。一段时间里,大报小报都是曹锟家里械斗的消息,前“大总统”出了大丑,“贿选”这个印章也就更加紧密相随,无法让人忘记了。

  民国时期的五大“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在天津的“五大道”租界地,都有他们或大或小的公寓。在民间,假如以“坏名声”为标杆,给这五位“大人物”排列顺序,显然曹锟的排列会“荣幸”靠前。老百姓痛恨腐败,就像是厌恶下水道里面的脏物一样,而曹锟的“贿选”,显然属于腐败范畴,所以把曹锟排在坏名声的前列,一点也不足为奇。

  同样当过“大总统”而后下野的徐世昌,就比曹锟的名声好。两个人早年的公寓都在天津五大道的英租界,而且相距不到五分钟的距离,但是两个人的名声却相差极大——曹锟是“贿选总统”称号,而徐世昌则是“文治总统”称号。

  徐世昌下野后,吟诗作画搞收藏,还组织了一个“晚晴诗社”,编书出书,单凭一本雕版的《清儒学案》,就得到了许多后来学者的肯定。而曹锟下野后,因为“后院起火”,闹得世人看尽了他的笑话。

  不过,在曹锟的晚年,人生将要终结之时,他张扬了一次自己的气势。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之后,日本政府急于在各“沦陷区”成立所谓的“治安维持会”,与此同时,也想成立一个亲日的“中国政府”,这样就必须有一个显赫的人物“出山”,才能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抗衡。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他们想到了天津租界地里那些下野的大人物,经过仔细梳理,曹锟成了日本侵略者选中的人。

  于是,南海路出现了许多高级轿车;曹锟的宅邸前出现了许多日伪大人物……但是曹锟面对他们许下的高官厚禄,始终不为所动。日本人不死心,早上来,下午来,晚上来,成群结队。曹锟或是不开大门,或是大声斥责这些人,表示不当汉奸的决心。这让当时许多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没有想到。   晚年的曹锟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1938年,曹锟病死在公寓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赠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76岁的曹锟终于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据说他的死与日本人有关,可能死于谋杀,这已经成为一桩历史的疑案。但无论怎样,曹锟拒做汉奸的行为,为他自己的历史辞典,增添了明亮的一笔。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先介绍曹锟“贿选总统”的狼藉名声和人生困境,后写他坚守民族大义,保住晚节,先抑后扬,行文跌宕曲折。

B.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夹叙夹议是本文突出的表现手法之一,有利于在叙述历史事件和介绍历史人物的同时,适时对人物给予评价。

C.

标题“在历史云雾深处”意蕴深刻,“云雾”意味着不容易看明白,“深处”意味着一些史料实情藏得很深,需要深人发掘,才能大白于世人。

D.

开头以天津“五大道”遗留下来一些建筑作为引子,作者追寻“曹锟旧居”,然后由这些建筑睹物思人,引出对曹锟一生的回忆、评价和怀念。

文章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曹锟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题目解答

答案

  • (1)
    D
  • (2)

    ①文章前半部分曹锟的负面形象,与后半部分不与日伪同流合污的形象对比,突出了曹琨的正面形象。

    ②文章把徐世昌的名声之“好”与曹锟的名声之坏作对比,突出了曹锟名声之坏的程度。③曹锟“贿选总统”的臭名声与国民政府追赠曹锟为陆军一级上将作对比,突出了民族精神高于一切的民族认同感。

  • (3)

    ①民族精神是人的名片中最“明亮的一笔”。曹琨虽有“贿选总统”的历史污点,但在关键时刻能操守民族尊严,人们最终还是以正面形象视之。

    ②看人要看主流。在曹琨的人生长河中,“贿选总统”是支流,坚守民族尊严是主流,瑕不掩瑜。

    ③人的灵魂是可以“自我救赎”的。曹琨有历史污点,但他及时救赎,终成新人。

    ④历史是公正的裁判。当我们受到误解时,要正确面对,相信历史是最公正无私的。

相关问题

  •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在侵入朝鲜,支援南朝鲜李承晚政权作战的同时,派遣海军()侵入台湾海峡。A. 第四舰队B. 第五舰队C. 第六舰队D. 第七舰队

  •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一部以迅速行动包围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张学良和杨虎城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这便是震惊中外的。A. 上海事变B. 南京事变C. 西安事变D. 皖南事变

  •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小农经济B. 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经济C. 以机器为生产工具的工场经济D.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商业资本主义经济

  •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A. 8 月 15 日B. 9 月 2 日C. 9 月 3 日D. 10 月 1 日

  •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 洪秀全B. 杨秀清C. 洪仁玕D. 石达开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是( )。A. 三大B. 四大C. 五大D. 六大

  •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5日—12月5日国民党军队组织的105个团对日作战。A. 对B. 错

  • 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A. 孙中山B. 康有为C. 张金鉴D. 梁启超

  • 一、单选题(16×3,共48分)-|||-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24,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国、葡萄牙两国政府代表团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A. 正确B. 错误

  • 中国古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中,规定御史巡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是( )。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

  • 【题文】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尼布楚条约》B. 《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

  • ()是齐鲁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山东精神的集中体现。A. 延安精神B. 井冈山精神C. 沂蒙精神D. 西柏坡精神

  • 1986 年 1 月 28 日和 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先后发生两次航天飞机空中解体飞行事故,分别是____和____航天飞机 .A. 挑战者号B. 哥伦比亚号C. 企业号D. 发现号E. 暴风雪号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A. 秋收起义B. 广州起义C. 南昌起义

  •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 兴办民用工业B. 创立新式学堂C. 派遣留学生D. 兴办军用工业

  •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81、1940年5月,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领(),在湖北宜城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A. 赵登禹B. 佟麟阁C. 张自忠

  • 判断题(1.0分)-|||-42.从中唐到晚清,国防的基本历程是由弱到衰。()-|||-A 对-|||-B错

  • 瑜伽起源于哪个地区()。 A. 古印度B. 印度C. 古楼兰2019 1.5D. 古巴

上一页下一页
logo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揽月路8号135、136、137、138房
关于
  • 隐私政策
  • 服务协议
  • 权限详情
学科
  • 医学
  • 政治学
  • 管理
  • 计算机
  • 教育
  • 数学
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010-82893100
  • 公司邮箱: daxuesoutijiang@163.com
  • qt

©2023 广州极目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29972号    粤公网安备440112020022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