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9.小杨接到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社保卡有问题,并且对方能准确说出他的姓名、出生年月等详细信息,要求小杨缴纳保证金,此时小杨便根据对方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判断题○ 正确○ 错误
9.小杨接到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的社保卡有问题,并且对方能准确说出他的姓名、出生年月等详细信息,要求小杨缴纳保证金,此时小杨便根据对方的指示进行转账操作。 判断题 ○ 正确 ○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本题考察对电信诈骗的辨识能力。尽管对方能准确说出小杨的个人信息,但社保局等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此类行为极可能是诈骗分子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的诈骗。小杨应立即停止转账,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
答案: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电信诈骗的辨识能力,核心在于识别冒充官方机构的诈骗手段。关键点在于:
- 官方机构的工作流程:社保局等官方机构通常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公民转账汇款,更不会以“缴纳保证金”为由索要资金。
-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即使对方能准确说出个人信息,也可能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需提高警惕。
- 正确应对方式:遇到类似情况,应通过官方公布的联系方式主动核实,而非直接按照来电指示操作。
关键分析步骤
-
判断来电性质
题目中“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的来电,若要求转账,属于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段。正规机构通常会通过书面通知或官网发布信息,而非直接电话要求转账。 -
个人信息的可信度
对方能准确说出姓名、出生年月等信息,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这并不能证明来电的真实性,反而可能是诈骗分子为博取信任而使用的手段。 -
转账操作的风险性
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存在极大风险,一旦转账成功,资金难以追回。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挂断电话,通过官方渠道(如社保局官网、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情况。
结论
小杨未核实来电真实性就直接转账,属于轻信诈骗分子的典型错误行为,因此题目判断为“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