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退火操作的应用范13 围。)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并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1答: 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随后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热轧型3(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或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材。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或冷拔件)及机加工 的残余内应力。 何谓球化退火?为什么过共析钢必须采用球化退火而不采用完全退火?14.℃后出炉℃,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以上30~50Ac答:(1)将钢件加热到1 空冷。)过共析钢组织若为层状渗碳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2 (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 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 15.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1)经冷轧后的15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 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52)ZG35的铸造齿轮
(2)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哪几种?指出退火操作的应用范13 围。)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并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1答: 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随后的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生产上常用的退火操作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完全退火和等温退火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的铸件、锻件及热轧型3(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共析或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及合金钢。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材。去应力退火主要用于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冷冲压件(或冷拔件)及机加工 的残余内应力。 何谓球化退火?为什么过共析钢必须采用球化退火而不采用完全退火?14.℃后出炉℃,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以上30~50Ac答:(1)将钢件加热到1 空冷。)过共析钢组织若为层状渗碳体和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2 (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 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 15.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1)经冷轧后的15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 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5
2)ZG35的铸造齿轮
题目解答
答案
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3)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答:完全退火。由于锻造过热后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4)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
答:球化退火。由于T12钢坯里的渗碳体呈片状,因此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通过球化退火,使层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渗碳体,以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渗碳体。
解析
对于ZG35的铸造齿轮,由于其为铸件,且成分属于亚共析钢,因此需要采用完全退火来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步骤 2:退火目的
完全退火的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于铸造齿轮,这些目的尤为重要,因为铸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粗大的晶粒和不均匀的组织,以及残余内应力,这些都会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步骤 3:退火后的组织
完全退火后的组织为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这种组织结构不仅硬度适中,易于切削加工,而且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适合于后续的机械加工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