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C.分液操作时,分液涮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75%的酒精 溶 液 B.Fe(OH)3胶体 C.硝酸钠 D.豆浆-|||-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 确 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不是分散系-|||-5.在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 ()-|||-A ^+ 、^2+ 、^- 、(N{O)_(3)}^- B. ^+ 、^3div 、(N{O)_(3)}^- 、^--|||-C. ^+ 、^+ 、(N{O)_(3)}^- 、(C{O)_(3)}^2- D. ^+ 、^2+ 、^- 、(N{O)_(3)}^--|||-6.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有气体生成-|||-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蒸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C.分液操作时,分液涮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75%的酒精 溶 液 B.Fe(OH)3胶体 C.硝酸钠 D.豆浆-|||-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 确 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不是分散系-|||-5.在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 ()-|||-A ^+ 、^2+ 、^- 、(N{O)_(3)}^- B. ^+ 、^3div 、(N{O)_(3)}^- 、^--|||-C. ^+ 、^+ 、(N{O)_(3)}^- 、(C{O)_(3)}^2- D. ^+ 、^2+ 、^- 、(N{O)_(3)}^--|||-6.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有气体生成-|||-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蒸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C.分液操作时,分液涮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75%的酒精 溶 液 B.Fe(OH)3胶体 C.硝酸钠 D.豆浆-|||-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 确 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不是分散系-|||-5.在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 ()-|||-A ^+ 、^2+ 、^- 、(N{O)_(3)}^- B. ^+ 、^3div 、(N{O)_(3)}^- 、^--|||-C. ^+ 、^+ 、(N{O)_(3)}^- 、(C{O)_(3)}^2- D. ^+ 、^2+ 、^- 、(N{O)_(3)}^--|||-6.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有气体生成-|||-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蒸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以免发生爆炸-|||-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C.分液操作时,分液涮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A.75%的酒精 溶 液 B.Fe(OH)3胶体 C.硝酸钠 D.豆浆-|||-4.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 确 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不是分散系-|||-5.在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 ()-|||-A ^+ 、^2+ 、^- 、(N{O)_(3)}^- B. ^+ 、^3div 、(N{O)_(3)}^- 、^--|||-C. ^+ 、^+ 、(N{O)_(3)}^- 、(C{O)_(3)}^2- D. ^+ 、^2+ 、^- 、(N{O)_(3)}^--|||-6.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氧气的用量决定的-|||-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C.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D.常温下,金属都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红色物质析出 B.有气体生成-|||-C.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蒸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