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3·广东卷)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B. 饱和CuSO4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C.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D. 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2023·广东卷)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舞台上干冰升华时,共价键断裂
B. 饱和CuSO4溶液可析出无水蓝色晶体
C.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单双键交替呈现完美对称
D. 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题目解答
答案
D. 晨雾中的光束如梦如幻,是丁达尔效应带来的美景
解析
步骤 1:分析干冰升华时的化学键变化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克服,但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断裂。因此,选项A不正确。
步骤 2:分析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类型
饱和CuSO4溶液冷却时,析出的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晶体,而不是无水蓝色晶体。因此,选项B不正确。
步骤 3:分析苯分子的结构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相等,表明单双键交替的模型不正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因此,选项C不正确。
步骤 4:分析晨雾中的光束现象
晨雾中的光束现象是由于光在悬浮颗粒中散射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因此,选项D正确。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被克服,但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断裂。因此,选项A不正确。
步骤 2:分析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类型
饱和CuSO4溶液冷却时,析出的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晶体,而不是无水蓝色晶体。因此,选项B不正确。
步骤 3:分析苯分子的结构
苯分子的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相等,表明单双键交替的模型不正确。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因此,选项C不正确。
步骤 4:分析晨雾中的光束现象
晨雾中的光束现象是由于光在悬浮颗粒中散射形成的,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因此,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