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判断题) 12、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行至某转弯临崖路段因制动失灵坠入海中,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张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Y: 正确N: 错误
(判断题) 12、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行至某转弯临崖路段因制动失灵坠入海中,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张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Y: 正确 N: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逐步分析这道判断题:
题目描述:
- 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
- 车上乘载15人,核载35人(说明没有超载);
- 行驶途中已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进行处理;
- 后来在转弯临崖路段因制动失灵,导致车辆坠入海中;
- 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
- 问题:张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
解题过程:
1.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 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这意味着,驾驶人有义务确保车辆处于安全状态。如果明知车辆存在故障仍继续驾驶,就属于违法行为。
2. 题目中明确指出:张某“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说明他明知制动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却没有停止行驶或维修,仍然继续驾驶。
3. 制动装置是机动车的关键安全部件,其异常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继续驾驶这样的车辆,显然属于“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4. 最终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动失灵”,而这一故障是张某此前已经察觉的,因此事故与该违法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
5. 虽然事故后果严重(10人死亡),可能还涉及其他法律责任(如交通肇事罪等),但本题问的是“主要违法行为”是否为“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6. 综合来看,张某在明知制动异常的情况下仍继续驾驶,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前提,因此该行为构成主要违法行为。
结论:
题干说法正确,张某的主要违法行为确实是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答案:Y(正确)
\boxed{Y}
解析
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规定。关键点在于判断张某在明知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继续驾驶的行为是否违法。核心思路是结合法律条文,分析张某未及时处理制动异常的行为是否构成“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驾驶人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驾驶人有义务在行车前检查车辆安全性能,发现故障应立即处理,不得带“病”行驶。
张某的具体行为
- 明知隐患未处理:题目明确指出张某“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说明其主观上明知车辆存在故障,但未采取任何措施。
- 制动装置的重要性:制动系统是保障车辆安全的核心部件,其异常会直接导致车辆失控,尤其在复杂路段(如临崖转弯)风险更高。
因果关系
事故直接原因是“制动失灵”,而这一故障与张某未及时处理制动异常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若张某及时检修,可能避免事故发生。
排除其他违法行为
题目中未提及超速、超载等其他违法行为(核载35人,实际乘载15人),因此主要违法行为应聚焦于车辆安全隐患。